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三臣叩首告退 (第2/2页)
着痕迹地细瞧了外观一遍,这才转呈皇上。 小玄打开,装模做样地看,他在逍遥峰时,虽也跟着雪涵、李梦棠读书写字,可是看这种官家文章,还是有些吃力的。李翰馥奏道:“此乃六日前安州呈来的急报,曰新庆、惠原等十一县突发蝗灾,恶蜢如水泻地似火燎原,如今大半个安州已是赤野千里!” 小玄惊立而起,道:“前阵子泰州发了大水,济县瘟疫肆行,向阳诸县又遭地震,这才过了多久,怎么又有如此大灾?百姓何辜,屡遭大难!” 三臣均面带忧色,李翰馥道:“今又需调拨钱粮赈灾,府库捉襟见肘,委实难堪重负。”“这可如何是好?”小玄道,怔怔坐回榻上。 心想上次急征平宁侯家中钱粮赈灾,皇后便已同自己翻脸,如今又要往哪里调拨钱粮?三臣俱没作声,隔好一会,方见汤国璋斟酌道:“今社稷不安,灾祸频发。 或需寻请大德者设罗天大醮,陛下亲祀大典以求上天庇佑,救吾朝子民脱出水火,庶还江山安泰社稷平宁!” “罗天大醮?求老天爷?这个…有用吗?”小玄心想,却没敢说出口,只道:“这罗天大醮该如何筹办?”汤国璋道:“罗天大醮需搭设九座法坛,请德高望重的大法师主持,奉祀天地诸神。 上三坛称普天,到时须由陛下亲自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坛各周天,需朝中公卿贵胄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供奉。 下三层为罗天,由黎民百姓供祀,设一千二百神位。共分七朝醮典,礼祈七七四十九天方毕。”小玄听得头大,吸了口气道:“还要搭坛啊?这等工夫,需要准备多久才能开始?” 汤国璋答:“据臣粗略估算,筑坛设祀等一众筹办诸事,至少需时半月,且得排上大吉之期方可开醮。”“那就赶紧吧,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 小玄郁闷道,心中就不大信这罗天大醮能消灾禳祸,又道:“安州新庆十一县那边还须立即调拨钱粮与人手赈灾,无论府库如何吃紧,都要想出办法来!”三臣应了,个个面色凝重。 小玄叹声道:“这数月来大灾接踵而至,众卿家且说说,怎会如此?”三臣心中登时冒出“天谴”二字,只是哪个敢言,皆自默不作声,连眼皮都不敢朝皇帝抬一下。汤国璋想了又想。 忽道:“启奏陛下,倘若请得能通天地之人观天地气象,祈闻天意,或可预知凶吉禳灾避祸。”小玄怔了怔,心中更是不信,随口道:“能通天地之人? 谁能通天地?我朝有这样的人么?真有的话,朕便即刻登门请教!”汤国璋道:“吾朝甚幸,确有其人,且就陛下咫尺之处。”小玄一怔,道:“此话怎讲?” 汤国璋道:“这通天地之人,便是陛下后宫中之灵妃也。灵妃精通占星术,能观天地气象占卜凶吉祸福,灵验非常。”小玄错愕:“哪…哪个灵妃?”三臣面上俱露出奇怪之色。 汤国璋道:“灵妃当日曾与钦天监管诩比试观天望气之术,预测旱涝凶吉,结果灵妃连胜三场,陛下十分欣喜,对臣等曰,灵妃能通天地知鬼神,还专为之筑造了座移星塔做为赏赐,今儿怎就忘了?” 小玄心中一动,猛然想起那日与皇后同看百羞秘卷时,瞧见的那个双瞳水蓝的异域美人来,记得皇后说此姬幼时曾遇异人传授,识得海外占星术,能测凶吉,暗忖这灵妃敢情真有那“通天地知鬼神”的本事? 猛然一拍大腿,做恍然大悟状:“哎呀!朕怎就忘了?”三臣面面相觑,忽齐想到宫中隐有消息传出,说皇帝上次遇刺时伤了脑袋,以致记性大差,如今看来,此事怕是非虚,三人心中暗忧,然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小玄虽是将信将疑。 但恐露馅,不敢细问,想了想道:“朕回头就去见灵妃,跟她讨个卦儿去,问问日后可还有甚大灾大祸、有甚应对之策。三位卿家协力筹办罗天大醮,到时朕自亲往祭祀。” “臣遵旨。”三臣叩应。小玄从榻上起身,深鞠一躬道:“皇朝而今多灾多难,尚需倚仗众卿尽心尽力分忧解难。”从前的晁紫阁对臣属何尝有过如此大礼,三臣慌得齐伏在地,唐凤山朗声道:“臣等位列朝纲,自当呕心沥血尽臣微悃。 如此君臣一心,定能共渡劫难,皇朝必是江山永固国祚万年!”小玄点点头,忽尔想起糖妃来,心中既是亲切又是感激,道:“诸位卿家辛苦了。” “今虽多难,然陛下还须好生休养,切切不可cao劳太过,以免有损安康。”汤国璋忧心忡忡道,肚子里已在暗暗琢磨该寻哪个名医来为皇帝医治脑袋了,cao劳太过?小玄微怔,心头倏岔,想起了昨夜的一宵颠倒,面具后老脸一红,含糊应了,三臣叩首告退,躬身辞去。小玄忧心忡忡,沉吟良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