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行云录_第5章不知这些年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不知这些年来 (第2/2页)

要xue的强大真气倏然全退,一阵悠忽清音远远飘来,吟道:“晚来百花初着雨,万朵轻盈娇欲语!”

    赵武居两眼发直,呢喃道:“当世三大公子里的‘怜花公子’楚行云!哦,难怪这么眼熟,原来当初在京师时曾见过此人。唉,大哥,有江南楚家的人插了进来,这下麻烦啦!”

    在他惊讶思索的这一刹,那条黄影亦如神龙在朦胧的瞬息里直升云霄,隐于重重的云雾之中,地上也同时失去了那个受尽折磨的大汉踪影。

    夜色中的金陵,灯火处处,虽不复日间的繁华喧闹,但依旧有些车马往来,行人出没。

    这里是金陵城颇具名声的一座教坊,唤作淑玉台。画栋雕梁,气派非常,粉香脂艳,歌舞缠绵,最是令人心动的地方。

    自命风流的sao人墨客公子王孙,在此来往不绝,将这一片歌舞场当作了温柔乡。底下来往人众虽多,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这淑玉台的屋檐顶上,竟有一个身材颀长的黑衣人坐在那里,手中玩弄着一朵显然是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花。

    星光迷离,晨风拂面,他也已是微醺。此此人头发披垂,仍有刚刚解髻的痕迹,望着下方眼中虽是射出炽热的目光。

    但却依旧面无表情,阴冷之极,望之棱人心寒。若是宫易丹在此,当能认出此人就是在秦淮楼上一直紧随在栖霞观主持卫虚子身畔的那个奇怪的道人。

    只见他此刻嘴角吣出一丝微笑,暗道:“倒也有些年未见谢映芷之面了,不知她如今怎样了,当日她号称江东名妓,以抚琴弄筝之技名闻金陵,不知使王孙公子、风流墨客神魂颠倒,倾千金欲求一晤而不可得,不知今日是否还一样受尽追捧?”

    从这里望去,淑玉台内当真是灯火楼台,笙歌院落。四面长廊,中间是一个池塘,塘中荷花已过花时,却是莲叶亭亭,一池深碧,别有韵致。就中有一座水榭,精巧雅致,重帘深锁,帷幕低垂,便是此处最闻名的歌舞台。

    此时回廊上已是华宴高张,坐满了客人。灯烛辉煌,映照如白昼,锦衣丽服的女子穿梭其间,巧笑倩兮,莺声燕语,犹如一只只彩蝶。

    这里有金陵最香醇的佳酿,最娇媚的女子,说不尽旖旎奢华的光景,几可使人忘却人世烦恼。黑衣人不由暗中感叹道:“此处的摆设一如四年以前,只是时光无情,人事再不复从前。

    当日的英俊少年如今已成了这般人鬼不如的模样!”一时思潮起伏,竟有些发古幽思起来了。

    不禁暗暗好笑,自己什么人?一名江湖普通的yin贼,而且还是隐身于名门正派、白道高人中见光即死的盗玉窃香之辈!”

    一边自嘲一边打量起周遭景物起来,正兴致勃勃间忽听得彩声四起,只见水榭上的帘幕一层层缓缓拉开,十数名少女素衣环佩,头戴高髻,手捧孔雀翎,扮做月宫仙女的模样翩翩起舞。

    丝竹悠扬,舞姿妙曼,风过处轻纱飞扬,几欲凌空而起,衬着天上圆月,水中倒影,真如刚从月中冉冉而下。

    只听得羯鼓数声,缓急应节,乐声骤止,舞女也齐齐退了下去,看台上立时寂静下来,有一缕筝声幽幽响起。仿佛是流水落花的寂寞,又或如纤纤细草的无奈。仿佛是辗转反侧的思念,抑可能是沧海桑田的感怀…

    筝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便似剪烛夜话平生事,潇潇夜雨落窗棂,说不尽那一种轻柔婉转,令人只觉得往事如风,蓦地兜上心头。

    只见珠帘轻卷,弹筝的女子蓦然现身人前,只见她身着淡绿色衣衫,乌云轻挽,微微现得有些蓬松,除斜插了一枝碧玉簪外没有任何装饰,臻首半垂,但偶然微抬间瞥眼可见娥眉如画,只听她唱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摘直需摘,莫待无花空折枝。“歌声并不尖脆,却微微带了些化不开的慵懒之意,清冽醇秾,如饮美酒,令人醺然自醉。

    一曲既毕,纤手在筝上轻轻一划,这才抬起头来,顾盼四周,一双妙目清婉若水,被她看到的人都不觉骨软筋舒,浑忘了自己的身份作派。她盈盈一笑,站起身来,仪态优雅地福了一福,大众如梦初醒,登时掌声如雷。

    黑衣人自这女子出来就变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女子正是他昔日枕畔情人床上娇娃…江东名妓谢映芷。

    望着她益发充满了成熟妇人魅力的丰满娇躯和那风情万种的绝代容颜,他只感脑中一滞,心下黯然,不知这些年来,曾有自己独享的娇娃有过多少恩客,又有几许各色男人在她身躯上垦耘播种,方可形成她今日这付艳丽模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