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少年得志 (第1/2页)
第56章 少年得志 李花语沉默片刻,似乎在整理说话的思路,隔了半晌方缓声道:“其实穆大先生的真正身份是西北白莲教的教主、与国师陶仲文、江南楚临川以及唐门门主齐名天下四尊之一左丘未名。 北天居士不过是他用来掩人耳目的工具,天下武林除了大内锦衣卫外莫知其真正出身!”上官别闻言不由失声道:“白莲教!” 李花语望着他因吃惊而略有些变形的脸,这种情形在自他执掌上官世家一俩已越来越少见到了。 此刻变成这样当然是内心极度震惊了,想不到主在自家山庄多月的闲客竟然会是人所震惊的白莲教主,心内诧异莫名! 李花语解释道:“非是我可以瞒着你,他虽是客居此处,但好似没什么不良企图,除了和卿裳走得近一点外,但卿裳是和他那弟子仇独恨两情相悦的恋人,他亲近卿裳也是正常。 我看他来我们山庄就是为了为完成弟子心事所来的,所以我也没告诉你他的真正身份,何况白莲教和我义父间有秘密协议,我也不便透露锦衣卫的隐秘之事。你可不能怪我啊?”上官别沉沉的点点了头,没有说什么。 他此时心中已全为白莲教之事填满了,脑子里尽是左丘未名的影子,哪还有闲心来怪罪于她。宋高宗绍兴年初有僧名茅子元,慕东晋慧远大师造白莲社遗风,因此也唱导净土念佛法门。 末唐后社稷日渐没落,社会乱象四起,子元创社提倡行者为归依三宝、持五戒、念佛五声,并代法界众生礼拜忏悔,祈愿众生往生净土,所结之社称“白莲忏堂”自成一宗。 此宗为半僧半俗的教团,徒众严禁荤酒rou食,实施严格的禁欲主义,夫妻以师兄弟相称,严禁行房,子女不称父母,称父大师兄,称母大师姐,家庭伦常破坏殆尽。 教徒称茅子元为茅上师或茅上人,此宗不食有色菜,唯白菜可食,以白色菜为白莲之色,为成道之菜,教徒称为“白莲菜”或者自称吃“茅梨菜”因为和世俗不吃荤食的情形不同,因而白莲菜食者便被称为白莲教。 此宗由白莲宗主茅梨主持时,教团行径尚称清净,并无重大事件,到了茅子元示寂后,小茅梨承继其说,弘传于南方各地,之后才渐渐产生坏乱风俗之弊。 白莲教宗主茅子元最初习法华经,学止观,因有感应,自称入定面见隋代慧远大师,得到慧远《法华》和《维摩》二经秘法(慧远在世时以讲此二经闻名),所谓秘法,便是依神通而作诸法,代人礼拜忏悔,超渡亡灵,一时也诸多附和之众。 小茅梨主宗后,更多附加的神秘现象使得白莲教秘上加秘,所产生的流弊日渐增多,导致日后被禁,白莲教虽被禁。 但是民间仍有传法,元朝时,白莲教被政治人物作为抗元之用,许多人假前世为名,宣称负有传法重任,或者有拯救苍生之责。 一时之间关云长再世、孔子再生、佛祖再来、阿弥陀佛化生,最后道教诸多神只也都纷纷下凡,转生在白莲教信徒内了。 这些都大有来头,因此必需有所作为,所以个个为了救国救民,造福社会,因而成为社会动乱、政治斗争之源。 元朝末年,各地均起白莲教徒之乱,这当中以韩山童之乱最为著名。至正十一年,韩山童以“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为口号,说他是弥勒佛下生来净化人间的。 为了令人起信,他发起了“兜率天面祖会”以作法术为引子,让一些人上到兜率天,看见了韩山童的原神… 弥勒补处佛,这些人便是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等人,这些人“回来”后宣称韩山童是真正弥勒化身,将代领人们走出秽土,找到弥勒佛所应许之地… 清净地,要人们选他当大统领,净化国土,于是声名大噪,韩山童藉白莲教依此号召江淮各地农民起事叛元,其徒众皆烧香礼拜弥勒佛,故亦被民众称为“香军” 本朝太祖朱元璋最初也是投靠香军,最后得势,称尊天下,打下了大明的百年江山。太祖深知白莲教的把戏,得势后马上下令禁白莲教,但是在民间,白莲教渗透愈烈,记载为证“大明所起白莲教之乱事达八十回以上,据称其徒众不下二百万人” 嘉靖以来,民间白莲教系统分支为龙华、弘阳、三阳、无为、悟空、净空、混元、闻香、普觉、惟觉、真觉、无觉、普照、妙法、妙莲、道悟、道因等数十种。此等白莲教系教团各为布教而制作经典,通常称为“宝卷”宝卷的内容庞杂。 除了信奉弥勒佛外,更加上了许多道教天神如玉皇大帝、无生老母和人间的圣贤如关老爷等。因为白莲教最初宗主茅梨把佛法分为“普、觉、妙、道”四门,各大分支为了争谁是四门正宗而互相攻击,民众不管他们的名称为何,皆统称为白莲教。 左丘未名惊才绝艳,年方十八初出江湖,搅得江湖一片大乱,其“修罗六道斩”的绝世武学从无三招之敌,少林、武当、峨嵋、五台、昆仑、九华等六大派无一不在他手下吃过大亏,他不但武功惊人,更是智谋出众,麾下高手云集,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敌。 二十五年前,光明境的大尊者决战左丘未名,却亦是不敌,除孤身一人重伤而回外,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