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但与同上香庥 (第2/2页)
而致灾速也。寄语少年,略知捡束,取益无穷。则此实当作中庸《论语》读矣。*** 你道赵云客同孙蕙娘在床上,要出门必要经过父母的床前,不出门,一间小房,岂是藏得身的? 道是他两个人,慌也不慌?不知他两个自有好计,一些儿也不慌。两人双手搂定,听得鸡鸣,反放了胆一睡看。 乃至觉来,日色已到窗前。听见隔壁爱泉夫妇飕飕声要起身了,蕙娘问道:“敢是爹爹起来?我昨夜露了头,点火出去,想是受些风寒。今早甚是头痛,爹爹为我速去买些紫苏来泡汤吃。” 爱泉道:“既是这等,我便出去买。mama你且起来,看看前面,恐怕有人买酒。”老妈也就起身。爱泉出去买紫苏。 蕙娘又问母亲:“爹爹可出去了?正忘了叫他并带些姜来。”只这一句,专要探问爱泉果然出去的意思。 老妈道:“他竟去了,得他来再买。”蕙娘又道:“母亲可速来看看我,为何头这等生痛?”老妈竟推开房门,到蕙娘床前,开了帐子。 蕙娘睡在床里面,把母亲的手,拖到身边来摸自己的头。那老妈把身子盒在女儿床上,谁知夜间先取些乱衣服堆在椅子上,靠着房门。 云客躲身椅下,待蕙娘扯母亲盒倒床上,帐子又遮定,竟自出房,轻轻走向外边去了,外边的门,孙爱泉为真紫苏,已经尽开,一毫也无碍处。这岂不是不慌忙的好计。 云客自此以后,乘着便,就与蕙娘相通。将自己带的东西,尽数付与蕙娘收管。拜匣内有些图书玩器,也付与蕙娘,只留着屏风内落出来的一幅诗绢。 因蕙娘不好文墨,故此不与他。一日走到府前,再访王家消息,恰好老王赴京复命,家内清清净净。云客换了布衣,投身进门,先见了管门的大叔。管门的道:“你是什么人?来为甚的?” 云客深深作揖道:“大叔在上,我祖居浙江。父亲是个经商的客人,欲到扬州买货,半路上为贼劫伤了,只留我一人逃命在此,无亲可托。只得投靠一家乡宦,可以度日。就是抄书写字,也是会的,求大叔引进。” 管门的道:“我老爷进京复命,家内又无相公,用你不着。”把他身上一看,见云客斯文身段,且是生得端正,笑道:“可惜我们家法,甚是严正。 若是别一家的夫人小姐见了这样小后生,还要做些好衣服与他穿着哩。”云客再四哀求,说道:“只顾度得日子,不愿像别家的受用。”管门的道:“也罢! 我去禀上夫人,不知用不用。若是收了,且着你在东花园里看守花木。老爷回家,再把别事差你。” 就在厅后传梆说知,里面也就允了,即时引云客到东花园,也有几个同伴,住在园中轮流值日,原来老王宅内,家法甚严,三尺童子,无事不许进后堂的。 云客思想小姐,有天渊之隔。虽则住在园中,也时常到孙爱泉家看看。爱泉夫妇不知其详。蕙娘心上,倒晓得的。且说云客始初,只为王家小姐思得一见,故此托名靠身。 谁想一住东园,毫无影响,心上惶惑无定,常于僻静之处,把小姐二字当做持咒一般,时时想念。到夜阑梦中,不知不觉高声叫出小姐来。幸喜独往一间小房,不与同伴共卧,还不曾露些丑态。忽一夜,月色蒙蒙,竹间亭畔,若有行动之声。 云客此时,正值无聊,闻得窗外有人行走,只道同伴邀他吃酒,或是寻他问话,急急开门。夜色萧然,全无踪迹。云客正要进房,不想回头一看,远远见一女子立于牡丹台下,斜身靠着湖石,傍边随着一个十四五岁的丫鬟,遮遮掩掩。 云客思念小姐,魂梦俱痴,忽然见此二美,心内便认真想道:“我在此月余,不要说美人,就是丑陋的。 也不曾见一个,为何今夜,有此奇遇?莫非小姐晓得我的心事,私下做出卓文君行径来?且上前探问他,看怎生下落?” 轻轻走过画栏,那女子也迎上来,仪容妖艳,体态动人。丫鬟先开口道:“我乃本衙侍儿,这一位便是本衙的小姐。晓得郎君终日想念,所以不惮露行来申私约,未知郎君意下如何?” 云客心慌意乱,连忙向前施礼,说道:“既蒙小姐降临,真是三生有幸,小生何福?受此厚情?” 口内一头说话,身子渐渐亲近起来,相携玉手,走到自己房里去,彼时残灯明灭,云客搂抱玉体,同坐一处,先把他香肌摩弄一番,然后与他脱衣解带。 只见衔下几件轻而且软的衣服,脱至胸前,忽露出一件奇物来,形如水晶,光照一室。云客问道:“小姐,这是什么宝玩?” 美人道:“这是祖上传留的宝石,自小带在身边,时刻不离的。”云客此时无暇致详,但与他同上香床,共图好事。却又古怪,别个女子虽极美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