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宝鼎_第34章此刻心急似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此刻心急似箭 (第1/2页)

    第34章 此刻心急似箭

    天已昏暗。夜露已来。江上仍是一片迷雾。整整四个时辰了。这里没有来过任何一个人,渡船也没有。野旷风急。吹的那和尚袈裟鼓动,簌簌作响。

    天幕已低垂,落下了一片星宿,那和尚看看满天繁星,北斗已渐向东指了。和尚整了一下袈裟,走近江边,在芦苇中摸索了一下。

    折下一支已经枯萎了的芦苇,放在鼻唇间摩娑了一下,然后用左手拢好宽大的袖袍,用右手轻轻将芦苇弹向江中。江水浩浩,芦苇轻轻地,平平地、稳稳地落在江面。一苇在江,仿佛一只渡船。

    和尚双足轻轻的在地上一点,飘身而起,身在空中仿佛在天的大鹏,落在芦苇上,却又轻巧如五月一燕,然后…夜露更浓。和尚也渐渐模糊远去。晨曦…启开了天高野阔的北国。

    枝雪草霜,风沁雾清。袈裟依旧湿冷,草鞋依旧湿冷。和尚已在路上…已在往洛阳的路上…寒风由南而北,和尚也由南而北。河南省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的一座金壁辉煌的寺院中,那和尚的草鞋,那和尚的面容。

    那和尚的袈裟,便从洛阳到了这里。没有人见过他说话,他一到了这里,便带着满身风尘,神佛默礼,然后就在大殿上移了块蒲团,到侧面的墙边,面壁而坐。

    这一座,就成了中国禅宗史上的第一件大事:…面壁九年…那和尚,便是中国佛学上的一朵奇葩:…

    达摩祖师…而这座寺院,便是中国禅学和武学的源头:…少林寺…嵩山是在洛阳东南,为五岳之中岳,为中国文代史上一大名山之一,诗经记载“山高为岳”实际上高度为海拔一六八八公尺。

    嵩山之侧为太室,少室二山。太室原有二十四峰,明传梅作太室十二峰赋,少室亦三十峰,高相伯仲。少林寺在少室山,并且距县城约二十五里。寺前柏树长青,五乳峰在其后。右边有一隶书“第一山”

    三个大字,刻于壁上石碑。唯一唐碑为武德年间泰王告少林寺主节文。即唐太宗讨王充曾赐僧御剑。寺徒昙宗等十三人立功,俱爱讨封,昙宗授大将军,余不愿为官,钦赐紫我袈裟各一裳。

    因此少林武僧,乃传遍全国。樵书九曰:“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武当而武当亦学于少林。”***

    由安徽青阳到河南登封,那是一段遥远的旅程。包宏只身一骑,走了五六天才出了安微,进入河南地界。

    一路上,他心中一直在想着少林寺乃武林一派正宗,何以曾牵扯上二十年前围攻关外三奇女,杀死文施的事情?他现在总算知道了生身父母是谁,但却是惨剧!

    包宏心中填满了悲愤,他希望这次去少林寺,能够查出杀害父母亲的真凶是谁?因为心中极为痛苦,所以一路上连头也不愿抬起来,除了打尖住店之外。

    他只是一味纵马前进,他恨不得立刻可以赶到少林寺,查出自己所要知道的事情,忽然,一阵得得蹄声,响自身后。匆匆蹄声使包宏心头微微一怔!

    他抬起了头,转身向后望去。数丈外有一道清清的小溪,几株葱绿翠柏,迎风徐徐摇动,小溪中的淙淙水声,隐约可闻。

    白衣少女驭马如飞,直向包宏追近,待两马相并之际,她忽然将马头轻轻一带,向右侧偏去。包宏以为她是故意相戏。

    何况又是光天化日之下,既然敢纵马相戏自己,心中怒火倏炽,左掌平推而出,照准马头一掌劈去,这一掌拍出,是他含恨施为,威力自是奇大。

    但等他警觉马上坐着的白少女竟是曾救过自己而又有一度缠绵的仇妙香时,想收掌势,力道已经发出,加上双方的距离太近,要收掌已是来不及了,这一掌正好击在骏马的头颅上。

    马儿在疯奔急转之时,聚受一掌猛击,怎么承受得了,但闻…一声闷吼,前腿一软,向地上栽下,但见…仇妙香惊啊一声!

    人从马背上直溜而下。包宏情知不妙,也来不及让自己多做思索,翻身下马,双臂急展,把她美妙的娇躯拉住,突然…包宏见她星目中陡地一红,随即滚出两颗泪珠,不禁怔住了!

    半晌…他才轻声问道:“哇cao!你是奉师命来追捕我的?”仇妙香摇摇头,没有回答,然而,她却轻扭娇躯。

    双臂紧紧的反抱着包宏,良久…她才凄然地道:“我是来送‘两叉剑’和‘无上剑谱’给你的。”包宏听得不禁微微一怔!但见他剑眉挑动,沉思着…半晌…他才讶然地说道:“哇cao!

    你是来送‘两叉剑’和‘无上剑谱’,这可能吗?该不会是做梦吧!”仇妙香点点头,妙目中又滚落了两颗泪珠,落在自己胸前,说道:“还有…我师父为了你,被人斩去一条左臂!”

    包宏这一惊,更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