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煞是好看 (第1/2页)
第75章 煞是好看 太皇太后见英宗这样辣手,也无可如何,这一气,便病倒卧榻。铁木迭儿虽是时时眼跳,面子上也敷衍着列朝,却不敢多言多语了。朝臣见此次这样的严厉,也足以振顿朝纲了。 所以不十分追究铁木迭儿,亦恐太皇太后伤心过度,于道理上亦是不该的,遂作罢论。英宗赏赐有功之臣,优礼有加。 是年冬,始被服衮冕,亲祀太庙,先期斋戒,临事甭皇,此举为元朝第一次之盛典。行礼既毕,车驾还宫,满城百姓,个个瞻仰圣容,莫不耸观道旁。回宫后,复到太皇太后及皇太后宫里问安。 然后受百官朝贺,下诏改元,以明年元日为至治元年,其文道:朕只矞贻谋,获承丕绪,念付托之维重,顾继述之敢忘! 爰以延佑七年十一月丙子,被服衮冕,恭谢于太庙,既大礼之告成,宜普天之均庆。属之逾岁用协纪元,于以导天地之至和,于以法春秋之谨始。 可以明年为至治元年。特此布敕,宣告有众。诏下后,朝右诸臣俟元旦之日齐集大明殿朝贺,万民无不景仰英宗圣明,甫行即位,即诛灭jianian党,与庶民除害,朝野顿现新鲜气象。唯有一事,是英宗的一大缺点,是什么事呢? 就是元室最不容易打破那种迷信的佛教帝师,英宗在朝,尊祟备至,复下旨命各地建设帝师八思巴的庙,享受祭祀,差不多与孔庙的礼节还要丰富,所以廷臣中正直一点的,都有些不满意。 无奈是元朝开国以来,奉为最神圣的国教,也就缄口不言了。这些冒牌秃驴,趁此时机,一个个又势焰起来。 幸儿好此时的太皇太后年老多病,又兼被英宗所制肘,也就不能再同他们畅玩一回,否则恐怕不免再蹈前辙,又要贻笑与后人呢。 但英宗须是在尊崇他们,却并没有十分地趋向着他,所行之事,都不过是朝野间罢了,倘然如从前成宗、武宗的时节,弄到宫禁不安,那又难免百姓们失望了。 是年元旦一过,便是月圆时节,英宗见天下无事,忽起逸乐思想,下诏命京都内外,满张灯彩,歌舞不禁。又命各处乡民,互献奇花异草,山珍海味,以助新年之余兴。 此诏一下,朝廷上下,均准备着庆贺佳节,尤其一般久困未疏的老百姓们,要借此热闹热闹,各人忙乱得没了天日,一个个欢天喜地,都说万岁爷的恩德真个天高地厚。 就是一般远处的居民,得到了这个消息,谁也愿意到京城里来瞧瞧热闹了。殊不知将在光明昼夜的时节,朝廷中起了个异常的变乱。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续述。*** 话说是年的正月,英宗寻思天下无事朝政清明,正好与民同乐,于是下旨命京城内外悉办灯彩花炮庆贺新年,借此以彰皇帝之大德。 廷臣知道此事是英宗兴之所至,谅也不能谏阻,唯有礼部尚书兼中书省参议事张养浩忍耐不住,便拿“国家的大事”及“畏难苟安”之句上疏谏阻,右丞相拜住接着此书道:“张希孟此疏固然很是,恐皇上此刻正兴高采烈难以批准罢!” 养浩道:“匡君以正,丞相得从中助谏方可。”拜住道:“尽我呈上去看皇上形色再进忠言罢!”当日把养浩之疏奏呈英宗。 谁知英宗此时正在预备以后如何的办法方能使心中快慰,接读奏疏,真如拜住所料,怫然道:“目今国事已靖,张希孟何得如此地多虑呢?”拜住忙奏道:“张希孟所见亦是,愿陛下三思之。” 英宗道:“所说未尝不是,但朕意已决,就这样庆祝一次,也没有什么大错呢!不过使卿等烦一下罢了!”拜住知英宗之意不可挽回,只得将此意答复养浩,养浩退出叹道:“内患未尽,祸不远矣。”此事自实行后,朝廷内外自然有一番忙乱暂且不表,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