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83章仍旧毫无影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仍旧毫无影响 (第2/2页)

与必罕姐妹更衣而来。直待酒筵散后,诸命妇离席谢恩,必罕与速哥答里也和寻常一样,随了诸命妇谢了筵,一同退出宫去,回家安息。

    到了次日早朝,泰定帝便降了一道圣旨道:“宫政繁重,皇后一人整理,日夜攫心,致于违和,欲求辅佐,共理阃内。兹访得衮王买住罕生有二女,一名必罕,一名速哥答里,贤明聪慧,才德俱全,堪以辅相皇后,借资助理。

    况必罕、速哥答里与皇后同出弘吉刺氏,论职分原属君臣,论亲情乃系姐妹,册为嫔御,共理内政,情意既孚,事理尤允。

    可命员外郎宋文瓒拟具册书,平章政事张珪为册立正使,丞相倒刺沙为册立副使,钦天监选择吉日良时,即行册立。”此旨下来,满朝文武只道皇上册立两个贵妃,哪里知道内中还有这段很曲折、很微妙的艳史呢?

    那钦天监奉到圣谕,自然不敢怠忽,谨敬将事择定一个吉日,册立贵妃。宋文瓒本是元代的一支大手笔,早已撰好了一篇典丽矞皇的册文,由翰林院内供奉学士端楷恭缮。

    到了册立的吉日,由平章政事张珪手捧皇封册文,丞相倒刺沙敬持御宝,排了半副銮仪,笙箫鼓笛,直到衮王买住罕府邸去册立贵妃。

    此时衮王买住罕身穿朝服,俯伏门前,恭接册命。张珪、倒刺沙高捧册宝,直入正厅,面南而立。宣读过册文,买住罕三呼谢恩。

    然后由銮仪卫抬过两乘金顶黄幕的凤辇,请两位贵妃升辇入宫。必罕、速哥答里早已穿好了贵妃的品服,由随身的宫女簇拥着叩谒宗祖,辞别了父母,一同登辇。

    两位正副敕使已经先乘了大轿,前去复旨,然后排开了仪仗,将两乘凤辇抬入宫中。由引导赞礼的内监,请两位贵妃下辇,先至昭阳院朝见皇后巴巴罕,行过了一番仪节,方才引着两人各归自己宫院,那必罕所住的宫院叫做景福宫,速哥答里所住的宫院叫做仁寿宫,各宫里面自有职事的宫女太监,按照各人的职使前来侍候。

    必罕与速哥答里本来时常出入大内,深知宫内的一切规矩,不比初选入的嫔御不明深宫礼节行动很不方便,她二人却是一概熟谙,诸事从容,接上御下都合礼统。

    况且内监宫女尽知这两位新入宫的贵妃娘娘乃是正宫皇后的嫡堂姐妹,又是皇上亲自选中的两位贵人,将来必定深得圣心,要在宫中擅揽大权的。

    所以那些内监宫女都十分趋奉,小心侍候,深恐得罪了两位贵妃娘娘,只怕等皇上临幸的时候言语一声,大家就要吃罪不起了。

    所以,必罕姐妹竟是一呼百诺,甚是威风,那泰定帝又因二人容貌美丽,善于承迎,大加宠幸,因此六宫宠爱尽在这两位新贵妃身上。

    皇后巴巴罕一心要想揽权窃柄,泰定帝的临幸却全不在心,趁着他恋爱新人之际,便实行当日允许的条约,居然内外交通,大肆行其干预政治的手腕。

    泰定帝因有盟誓在先,只得装聋作哑,一任皇后肆行无忌,不敢阻止。一日,泰定帝因即位改元之后还没有祭告太庙,择了吉日,前去谒庙。

    不料太庙里的神主竟会失去两座:一座是仁宗的神主,一座是仁宗皇后的神主。初时太常博士李好文曾经建议,凡是太庙的神主,不宜金制,应该一律改用木制。

    所有金玉祭器也应贮藏别室,以免遗失。这奏章上去,朝议因金制神主乃是历代定制,未便遽行改制。

    况且宗庙社稷都有职官专司其事,何人敢来盗窃?李好文的奏疏近于迂腐,不足采用。到得现在,仁宗庙内果然失去神主,少不得命令守京各官派遣捕役四出缉捕。

    不料缉捕了十日,仍旧毫无影响,此时泰定帝方册立了必罕姐妹为贵妃,每日只在温柔乡里过日子,哪有心情来管理这许多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