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一行三人 (第2/2页)
,脱了肩上布袋,撒腿就跑。 其余门派见丐帮撤退,自是一哄而散。回山之后,却见光明左使杨逍、白眉鹰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韦一笑以及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及明教和天鹰教教众,肃立在广场之上。 看到静瑶回来,众人一起下拜道:“多谢静瑶姑娘护教之恩,请静瑶姑娘,出任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静瑶吓了一跳,去拉杨逍和殷天正,推辞道:“我年纪轻轻,又是女儿之身,怎可担任明教教主?” 杨逍道:“静瑶姑娘,若非你两度相救,明教已经灰飞烟灭。以你的才德武功,足可担任教主,更何况,你所练的干坤大挪移,也是本教的护教神功,如此种种,正是天赐姑娘于我明教。” 众人一起叫好。静瑶推辞不过,于是朗声道:“多谢各位垂爱,小女子不敢推辞,只得暂摄教主之位,只是来日若有人寻到圣火令,或是金毛狮王谢逊归来,静瑶自当按照阳教主遗命,退位让贤。” 众人均想:“金毛狮王只怕早已死了,圣火令失落将近百年,哪里还找得着?且先答应,将来若是有变,再作道理。”于是齐道:“教主有令,我等自然遵从。” 大家想到原本四分五裂的明教,终于再度合为一体,本教中兴有望,都是欢喜振奋。过了半月,众人的伤势大都恢复。 明教众高手聚在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止。以周颠的意思,趁着大家伤都好了,正好去寻六大派和丐帮的晦气。杨逍却道本教元气未复,不宜掀起大战,尤其是少林,武当,丐帮高手颇多,纵然能胜,本教也要伤筋动骨。不如暂且休养生息的好。两人说着说着,又争执了起来。 静瑶轻咳了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静瑶道:“照我看啊,那六大派不过是些看门狗,毫无进取之心,不足为虑。 如今蒙古朝廷苛暴到了极点,百姓几乎没了活路,正是揭竿而起的大好时机。揭起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才是本教该做的事情。”杨逍击掌道:“教主所言极是。天下百姓苦难方深,人心思变,正是驱除鞑子、还我河山的良机。 前些年韩山童起义,最近又有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张士诚,郭子兴等人起义。各地起义,连绵不绝,正是野火燎原之势。”静瑶笑道:“所以说,若是拘泥于江湖,又怎能放眼天下?如今我明教去打六大派和丐帮,固然会伤亡惨重。 可是若是能够举义旗,兴义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我明教的,那六大派除了俯首称臣,还有第二条路可选吗?” 殷天正叹息道:“昔年阳教主在世,日夜以兴复为念,只是本教向来行事偏激,百年来和中原武林诸派怨仇相缠,难以携手抗敌。 江湖中人提起我明教来,往往恨之入骨,欲要同心协力、共抗胡虏,实在是颇有难度。”静瑶摇头道:“诸位若是打算联络江湖中人,我以为起义必定难以成功。 江湖中人多数家有恒产,又怎么肯冒着杀头的风险,与我们对抗朝廷?至于那中原武林各派,只敢闭着门喊几句反抗蒙元的口号,根本不足与谋。真正可以依赖的,是这普天之下,受蒙元暴政虐待,朝不保夕的数千万百姓。” “那些普通百姓,他们不会去听名门正派的正邪宣传,他们所要的是三餐温饱。如今蒙元让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只要本教能够带领他们,推翻蒙元暴政,给他们一个温饱富足的生活,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追随本教,战斗到底。 那六大派就算门中有些高手,又岂能是我数万大军之敌?”杨逍等人一起悚然动容,站起身来。 原本他们尊静瑶为教主,只是为了感激她的恩德,可是听了她今天这番话后,才明白他们这位新任教主,胸中自有沟壑,他们一起恭敬行礼道:“多谢教主教诲。” 静瑶笑道:“不过一得之愚而已。各位请坐,我们继续商量,如何组织义军,在哪里举起义旗?”众人落座之后,各抒己见,开始讨论起来。 ***经过商议之后,静瑶决定让白眉鹰王殷天正和五旗四门留守光明顶。五散人在江南整合徐寿辉、郭子兴等各路义军。 静瑶和杨逍、韦一笑前往黄淮,整合韩林儿、刘福通各路义军。计议已定,众人欢聚一堂,饮宴之后,各自道别而去。静瑶不愿大张旗鼓,只带了杨逍、韦一笑,一行三人,策马向东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