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4/4页)
“小蝶今年几岁了?十七?爹娘生你养你,把你拉拔的这么大,也很不容易…” “阿樵哥哥,你别说了。”蝶影头垂得很低。 “肯回去了?” “唔…”“这个给你。”于樵已经帮她扎好辫于,把手上的竹梳放到她的掌心。 蝶影仔细端详,这是一把色泽清淡、透着竹香的竹梳,柄上刻着一只小小的花蝴蝶,仿佛翩翩起舞,随时都会临风而去。 “还有这支蝴蝶也给你。”手掌又飞来一只竹雕的蝴蝶,雕工部分纹理婉转,镂空地方则玲珑剔透,若再着上色彩,就宛如活生生的大蝴蝶。 “我知道,这都是你半夜偷偷做的。”蝶影抚着竹蝴蝶。 “你不是呼呼大睡吗?怎么知道?”于樵诧异着。 “有一次我看到你爬起来到屋外,在月光下雕东西,原来就是做这个呀!” “知道我辛苦做工了吗?”于樵强笑道:“你不能说不喜欢哟!” “我当然喜欢了…”蝶影的声音逐渐哽咽,才说要和阿樵哥哥永远在一起,怎么马上就要分别了? 于樵取饼竹蝴蝶,以一只竹簪子穿过翅膀上的两个小洞,为她别在头发上。 “丫头,你早该回家去,还骗我们说你都忘记了,你还有什么事情骗阿樵哥哥?” “没有了。”蝶影用力摇头。 “没有就好。”于樵摸摸她的头,仔细凝望她。“别哭,千万则哭。” 蝶影凝住眼眶里的泪水,痴痴地看着他的浓眉大眼,想在蒙蒙水雾中记住他的笑容。 “呵!脸脏了。”于樵掏出布巾,沾了水帮她擦拭。“回家以后,可要仔细擦脸,不能挂着眼屎到处乱跑,不然会嫁不出去。” “我不嫁人,我要跟着阿樵哥哥!”泪珠一滚出来,马上被布巾吸走。 “丫头说傻话!你要回家,我和爹住在白云山,你怎么跟着我啊?” “阿樵哥哥,我舍不得离开你!” 呢哝的告白在他心底打了一声巨雷,于樵捏紧手里的布巾,摇头笑了。“不哭了!小蝶,我们不是共同守着一个秘密吗?” “嗯!”“这秘密陪着你,陪着我,你永远记在这里。”他指了指她的心口,又指了自己的心口。“我也记在这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一辈子?” “就是一辈子,只要随时想到这个秘密,心里就很开心了。”对他来说,记住曾有的欢笑,这就够了。 他是无牵无挂的山中男儿,他一定舍得让小蝶离开! “你准备回家了,不能再哭哭啼啼。”他拉起她的身子,最后为她抹去眼泪,微笑道:“走,到屋子里换回你的衣裳。” 好不容易等到蝶影的钟融风,从瞌睡中惊醒。“大妹,天快黑了,你还不走?” “二哥,你好烦耶!”蝶影走进屋内,碰地一声关起房门。 钟融风吃了闭门羹,急着要擂门闯入,于樵站在他身前:“她马上就出来,跟你回去了。” “大个子,你真有办法!”钟融风笑着朝他身上一拍,手掌马上吃疼,真像拍到铜墙铁壁。 于樵到屋后转了一圈,抱出一个小竹篓子。“这是山里的香菇、野菜、果子,都是小蝶爱吃的,你帮她带回去吧!” “哇!还奉送山产?”钟融风示意家丁收下,露出了友善的笑容:“大个子,还有这位老伯伯,多谢你们照顾舍妹了。” 于樵没有响应,只是看着天际的斜阳。 这大个子好象不太开心呢!钟融风只好自顾自地道:“这个…我爹娘很担心,我们的马车就停在村子里,一定要连夜赶回去…” “二哥,你很吵耶!”蝶影开门出来,已经换回她的女装。 “原来你的衣服还在啊!”钟融风稍微喘一口气,他可得编一套完整的谎言来掩示蝶影的行踪,否则让父亲知道meimei跟两个男人住了一个月,不气疯才怪。 “你的衣服还不是在你身上?”蝶影气呼呼地和他抬杠。 “咦!你头上有一只蝴蝶?”钟融风伸手要赶,那蝴蝶却是纹风不动。 “你头上才有苍蝇啦!” 钟融风忙摸了一下头顶,不知道把苍蝇赶跑了没? 蝶影走到于笙面前,蹲下道:“伯伯,我走了,您要保重身体。” “好孩子,回家后要听爹娘的话,不要再任性离家出走了喔!”于笙慈祥地嘱咐着。 蝶影点头应诺,又走过去拉于樵的手,他仍是用力摸摸她的头“晚上睡觉不要踢被子!跑累了要休息,可不要只顾着玩!” 钟融风在一旁痛苦地捶胸顿足,meimei跟这个大个子拉拉扯扯,连睡相都教人看过,要是传了出去,妹子就别想嫁人了。 “大妹,那蝴蝶怎老是停在你头上?” “二哥,你才几岁就视茫茫了?” “唉!我每天帮爹查帐,眼睛的确有点花了。”钟融风揉揉眼:“呵!原来是一只木头蝴蝶,真是精细呢!” “再看清楚,什么木头蝴蝶,是竹蝴蝶啦!” “管他蝴蝶苍蝇,走了、走了!” 钟融风推着蝶影上马,自己也跳上去,抱紧了蝶影,和家丁纵驰而去。 “伯伯,阿樵哥哥,再见了…”蝶影频频回首,声音由晚风飘送而来,荡漾在空蒙的山林之间。 蹄声远去,终至杳然,而娇甜略带难舍的声音也远扬了。 于樵望着马蹄扬起的尘沙,回过了神,拖着装山猪的竹篮往屋后去。 “你没问她住在哪里?”于笙开口问道。 “没有必要问,她本来就不是属于白云山。” 不知何处来,未知何处去,既是城里的大小姐,就不可能和樵夫终老白云山。 他问了她的住处又如何?他能去找她吗? 宏亮的歌声传了出来,响彻夜空:“告别哥哥,骑上白马,神采飞扬回家乡哟!红红落日,快快马蹄,千里奔驰见爹娘哟!” 儿子这么快就忘了小蝶吗?于笙摇头苦笑,他们父子是同一个性情呵!就像这么多年来,他还是忘不了阿樵的娘。 他撑着竹凳子走进屋内,点亮了秋夜里的孤灯,继续雕凿那未完成的竹观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