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放松了下来 (第1/2页)
第251章 放松了下来 还有各位皇子,也会通过此次皇狩,去发现更多的人才,拉拢各家的年轻才俊,充实自己的势力。远在辽东松州的庞骏,竟然也收到了皇帝的懿旨,让他去参加此次的皇家狩猎,想必并不是为了让他去参加狩猎。 而是要询问东瀛之行一事。而庞骏也在接受到圣旨之后,只身上路。然而,正当京中的各位达官贵人正在兴高采烈地准备皇狩之时,却传来了来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在两河与江南两大行省的交界处,有人杀官造反,声称聚拢了五万人,正浩浩荡荡杀向了江南浙州! 天子召集群臣商议,久未进言的太子杨志突然发话:“启禀父皇,此等乱民,之所以会犯上作乱,但不过是乌合之众,朝廷只需派遣一名宿将,率领一军精锐之师,即可平叛。” 看到老对手突然出手,最近春风得意的赵王杨晟出列反驳道:“皇兄此言差矣,父皇,据儿臣所知道,此次动乱,是有人居心叵测,在背后煽动百姓作乱,他们是有组织有预谋,并不是乌合之众。” “哦?晟儿如何知道是有人在背后cao纵?”杨绍眯起眼问道。杨晟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回禀父皇,两年前,长宁侯刘骏刘子业,还是神衣卫少尉,他当时为父皇到江南寻回那本《楞伽经》之时,无意中破解了东瀛人进攻浙州的阴谋,父皇可还记得?” 杨绍点点头道:“朕当然记得,那可是刘骏那小子初出茅庐的一战啊,哈哈。”“那就对了,当时长宁侯在给神衣卫的卫督凌步虚凌大人的述职报告当中,提及了东瀛人的进攻,可能涉及到我大晋某些神秘组织,此事被儿臣知道之后,暗中排人进行查访,数天之前,儿臣的下属回来报告,这几年来,民间的确有一个号称‘天一神教’的邪门歪道,在蛊惑人心,行不轨之事,正准备要上奏父皇,却为时已晚,妖道已经开始作乱。” 杨晟介绍道。杨绍皱着眉头质问道:“竟然有此事?都已经发展到能犯上作乱的地步了,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我大晋的地方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吗?!啊!?” 天子震怒,群臣都不敢说话,只有杨晟继续说道:“回禀父王,这‘天一神教’,行事异常隐秘,他们下层的人从来只讲经说道,妖言惑众。 但是上层的人,却是行踪诡秘,屡次参与勾结外敌大逆不道之事,但也有可能,是当地的豪族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暗中推波助澜。” “哼,那,依你看,到底要怎么做?”这时,杨晟才说出自己的目的,他拱手说道:“儿臣认为,所谓‘天一神教’只是标,关键是要治本,没了‘天一神教’,那些怀有异心的豪族还会抬举出一个新的组织,所以必须斩草除根,寻常将领,不能插手地方军政,难以对付那群豪族,儿臣斗胆,请父皇赐下圣谕,由儿臣亲自出马,辅以一名军中宿将,平定叛乱,顺便治理当地的本!” 杨晟此言一出,群臣哗然,这赵王要开始涉及军权了啊,谁都知道,这作乱之事被平定,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使赵王不能染指军权,那也是妥妥的大功一件啊,更不用说借刀杀人帮助天子解决当地豪族的问题,那更是锦上添花,回来之后,还会把太子放在眼里吗? 于是太子一党的大臣,有的反对赵王出征,有的干脆就举荐太子杨志挂帅出征。杨绍正欲发怒,只听见太子一党的魁首,太师聂行谚冷哼一声道:“胡闹,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我大晋的柱石,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率兵出征,那样成何体统!” “那,太师,你的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