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_第1472章那些高科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2章那些高科技 (第2/2页)

莱坞电影找到了盈利乃至生存的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乔治·卢卡斯在创造出深受欢迎的系列电影之外,还开创了电影衍生品商业模式,在那之前,电影周边一般局限于T恤及一些小纪念品,并且数量不多,而《星球大战》系列周边则量大质优花样多。卢卡斯先后与玩具界巨头美泰、孩之宝、乐高合作,开发出了许多星战系列玩具,人物、场景、飞船不一而足。

    这也是80年代早期“兵人热潮”的先声,并培养了一大批“收集控”粉丝,也让热血少年们第一次有机会在离开影院后还能买个“卢克·天行者”或者“韩·索罗”在家搭建还原自己最心爱的场景。

    要知道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会儿还没家庭影院呢,通过衍生周边,乔治·卢卡斯在没有看过电影的新生代中也培养出了未来的影迷。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往往在看电影之前就已经爱上它的衍生品了。

    这一诀窍此后被数不清的电影和厂家所沿用,也为80年代美国“周六晨间卡通剧”建立了粉丝群,像《变形金刚》、《宇宙的巨人希曼》、《特种部队》这些,都是卖玩具比拍片子做的更好的例子。

    哪怕是到现在,杜克还记得八十年代他读书的时候,美国校园的流行游戏一下子从“警察和小偷”变成了“义军与帝国士兵”到处都是挥舞着光剑和激光手枪的孩子。

    而随着游戏机的兴起,星战系列也随之开发了相关游戏,供街头少年们沉浸于人机交互的星际冒险之旅。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整个星战系列产品,包括影视、电子游戏、玩具等早已在全球营收超过300亿美金。让粉丝们紧抓住星战文化,并将之融入自身生活有一个过程。

    不过卢卡斯影业的这一特殊技能从开始就存在,这也是它与其他那些整天对照着法律条据不让人干这、不让人干那的公司的一大区别。

    所以星战的粉丝群一直在潜滋暗长,等到孩子们长大,他们就成铁粉了,现在已经有三代星战迷了,假如仔细想想这一点,就会觉得相当恐怖。剧组海外宣传之旅的首站伦敦,就有记者问起杜克对乔治·卢卡斯通过星战首部曲建立起的庞大商业体系的看法。

    “我首先想到的是,当星战首部曲出品时,好莱坞还不存在衍生品工业。”确实,那个时代的好莱坞根本没有产业链这种概念,杜克说出的都是基本的事实“我认为,乔治得到这部系列电影的商品营销权是整个星战产业史上最关键的一步。”他稍稍思考后,又说道:“电影始终都是一门生意。

    但很少有电影能够像《星球大战》一样在这方面做到极致。星战首部曲上映时,世界上还没有这些动辄十亿美元级的衍生品产业,有的只是星战故事,但这些理念,诸如,所有的心灵、生命都同样被原力维系并联结着。

    世界上存在着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一个从不知名小地方蹦出来的农家小子也能成为抵御几乎不可抗的邪恶之力的关键人物,正是在这些理念之上,建构起了庞大的星战商业帝国。”

    受《星球大战》影响而选定了自身职业道路的粉丝并不只有杜克这样的电影导演们,那些看着星战原初系列长大的孩子们有不少选择了进入NASA以及航天工业工作。

    比如NASA宇航员杰尔·林格伦也接受剧组的邀请,来到伦敦参加这次星战宣传活动,并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觉得星战仅就故事而言就够能激发想象力了,而且,那些高科技,还有能在外太空工作、生活的想法也很激动人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