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的我在娱乐圈打工_第664章整理笔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4章整理笔记 (第1/2页)

    第664章 整理笔记

    东汉黄疸病流行,华佗发现茵陈的奇效,花三年时间反复试验,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流传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可惜晚年被曹cao下狱致死,据说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此书可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把书烧掉了。2,张仲景…伤寒病河南邓州人,东汉末医学家,后世称"医圣"。东汉末年因战乱不断,各地瘟疫大流行。

    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最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70%,惨不忍睹。

    张仲景痛心不已,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结合临床经验,耗费10年编写出《伤寒杂病论》,送走伤寒瘟神。

    3,葛洪…狂犬病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炼丹家,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葛洪着有《肘后备急方》,擅长研究急病,也就是急性传染病。书中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肺结核,天花,恙虫病等,还创造性试验用疯狗的脑髓,敷在被咬的病人伤口治疗狂犬病,这个"免疫疫苗"比巴斯德早1000年。

    古人把传染病迷信看做"天刑",认为无药可医,葛洪在1600年前,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推测出传染病是外界物质引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先见。

    4,孙思邈…麻风病陕西铜川市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后人尊称"药王",享年141岁,在传染病防治上,孙思邈非常注重"预防为先"的观点,强调个人卫生和运动健身,他写的《千金方》一书,留下许多防止瘟疫的方子。

    他是我国第一位麻风病专家,治疗的麻风病有600多例,在病因,病机,治疗上,为后世对抗麻风病留下了珍贵资料,他首创的雄黄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1000多年。

    5,吴又可…瘟疫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人称"治瘟症千古第一人"。1642年,大明崇祯十五年,五六月间,河北,山东,浙江等地大疫横行,十户九死。

    史料记载,"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吴又可大胆跳出伤寒论,从另一个角度研究瘟疫,提出病毒通过"口鼻传染"说法。

    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空气传染和接触传染。非典时期,他的"达原饮"作为卫生部推荐中药方,在各大药店熬煮推广。治疗新冠病毒的连花清瘟胶囊,也源于他的理论支撑。吴又可创立的温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整整200年。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电影《大明劫》亲身感受一下)所以说中医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往往更管用,毕竟华夏大地五千年的历史,瘟疫一直都有。

    而作为巅峰中医的周昊文自然是继承了这些神医们的知识,在李文亮拿出防护服后。

    “谢谢您们,我不需要,你自己随意。”周昊文的话语让所有现场的人心中一震,谁也没有想到周昊文居然如此霸气,要知道那可是HNVG-9病毒,世界各国的医者都谈之色变。现场有人嗤笑不已。

    也有人十分佩服他这份勇气,别人避之不尽他却舍生取义。“小周,你还是穿上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