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鲜血迸榭処 (第1/2页)
第55章 鲜血迸榭処 她对着玄奘媚惑的一笑,咕的一声,将口中含着的精水尽皆咽了下去,玄奘笑了笑,探手将她搂抱在怀中,轻抚着她柔滑的身子,两人温存了好一会,红莲便裸身跪坐了起来,服侍玄奘穿上僧衣。 然后又自个穿戴好衣裳。两人相互凝望了片刻,玄奘又自笑了笑,合十一礼,便转身离开了。 玄奘走出了十来步,隐约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玄奘脸上神色平静,没有回头,脚下也没有丝毫的停顿,就那样缓缓走出了松林。松林外寂幽无人,守候在松林外的辩机不知何时已离开了。 玄奘又从半掩着的侧门返入寺中,回到自己的禅房,盘膝在僧床上静静打坐,此时天色已蒙蒙亮,佛门早课即将开始了。接下来,玄奘如常去早课,下午到松林中讲经,仿若无事发生过。 如此过了数天,这日无棣县一大户人家的老夫人过寿,请玄奘前去诵经祈福,玄奘便带了辩机和几名僧人前往,忙碌扰攘了一天,傍晚时分返回到金山寺。甫入寺中。 等候多时的值守僧人就过来传话,言法明长老有事找他。玄奘去到方丈室,法明长老递给他一封信函,信函是无棣县尊送来的。 信函中言道,当今天子拟在八月十五日,于长安召开一场盛大的水陆法会,以超度皇城中的不靖之物,消除一切罪孽,兹令地方的各级官员,荐举有德行高僧赴会。 这无棣县一带,最有名的寺庙便是金山寺,无棣县尊希望金山寺能派出有德行的高僧,前往长安参加法会。信函并不长,玄奘却是观看了许久。 然后叹息了一声。法明长老捻着长须,缓缓说道:“此事,汝是如何个想法?”玄奘沉吟说道:“此事牵涉甚大,不好妄断,玄奘但凭师尊吩咐。” 法明长老也自轻叹了口气,皱眉说道:“汝言甚是,此乃是数朝未有的佛门盛事,征兆佛门大兴,然也势必引来儒道等外道的压制,生出无数纷争。金山寺乃佛门一脉,却是不能置身于事外。 何况,此事上有皇命,下有县尊陈情,金山寺乃是世俗寺庙,避不开也避不得了。老衲年事已高,走不动这许多路,寺中僧人,唯有汝能去一趟。” 玄奘思量了一阵,合十说道:“弟子去也无妨,只是为免起口舌,弟子愿在寺中先办一场佛法辩论会,得胜者赴长安法会。”法明长老颌首,说道:“善,便如此。” 次日,金山寺中贴出一则通告,言玄奘佛经精熟,辩才无碍,寺中将派他赴长安城参与水陆法会,若有不服之僧众,尽可当面辩经问难,胜者可替代玄奘前往长安。 通告贴出后,玄奘便端坐在后殿当中,闭目观心,等待僧众的诘问辩论,然而他一连等了三天,却并无僧人前来与他争辩。 玄奘赴长安法会一事便就此定下了,法明长老遣人将结果通报无棣县尊。过得几天,县尊驾临金山寺,与玄奘见了一面。这无棣县尊姓陈,白胖微须,他久闻金山寺花和尚的大名。 只是此前一直不曾谋面,此番见着了,不由暗暗喝了一声彩,这玄奘仪表俊俏,气度沉静,端的是一派青年高僧的威仪。 两人坐在大殿的蒲团,叙谈佛理,论经述典,相处甚洽。当今天子向佛,朝堂中的官员多有研读佛经,这陈县尊便是其中之一。 他乃进士出身,考取功名后,一直耽忙于公务,没了以前寒窗苦读的那种心境,近年虽然反复诵读佛经,有些关敲却是始终推敲不清,此时听了玄奘的讲解,只觉满心赞叹欢喜。 到了午时,陈县尊吃过僧人安排的精致素席,稍稍休歇后,又拉着玄奘谈说诸般佛经,一直至日色偏西,才依依不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