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173章终曰不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终曰不离 (第2/2页)

山的尸身,用毡毯包着埋在床下,推说皇上病危,下诏立庆绪为太子。

    到第二日清早,又传谕称禄山传位与庆绪,尊安禄山为太上皇,改国号为载初元年,逐孙氏母子出洛阳。庆绪既做了皇帝,每日与李猪儿母子二人,在宫中饮酒纵乐,朝廷政事,悉听严庄一人主持。

    令张通儒、安守忠二人,屯兵长安。史思明领范阳节度使,屯兵恒阳。牛廷玠屯兵安阳。张志忠屯兵井陉。一时军事大盛。消息传到灵武,肃宗皇帝便下旨,令广平王统率大军东征。李嗣业统前军,郭子仪将中军,王思礼将后军。

    又有回纥叶护部落各骑兵助战。张通儒兵十万,驻扎长安。大部是胡人,胡兵素畏回纥声势,一见回纥,骑兵便一哄惊散。李嗣业将兵合攻,通儒大败,弃妻子,逃至陕中。

    广平王夺回长安,又转向洛阳攻来,此时蔡希德从上党来,田承嗣往颖川来,武令珣从南阳来,有兵六万人,会攻洛阳。安庆绪势不能支,弃洛阳宫殿而逃。捉得庆绪弟庆和,送京师斩首。庆绪只得兵五百人,去投史思明。

    史思明闻庆绪来奔,先令军士披甲埋伏在两廊,待庆绪到,再拜优地,谢曰:“臣不克负荷,弃两都,陷重围,臣之罪,惟大王图之!”史思明怒曰:“兵利不利亦何事。

    而为人于杀父求位,非大逆耶?吾今乃为太上皇讨贼!”说至此,向左右回顾,便有武士牵出,斩下庆绪首级来。

    肃宗知庆绪已死,使下诏令郭子仪、李辅国,统九节度使兵二十万,来攻思明。可笑史思明才篡得安庆绪的皇位,不多几天,便也被他儿子史朝义指使他手下的曹将军,拿绳子活活地缢死,那朝义也被他臣下田承嗣逼得出走,缢死在医巫闾祠下。安、史两贼俱灭。

    当时受史思明官职的恒州刺史张忠志,赵州刺史卢俶,定州刺史程元胜,徐州刺史刘如伶,相州节度使薛嵩,又有大将李怀仙、田承嗣,一齐献出城池,投降唐朝,从此天下太平。

    肃宗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回到长安,修复宗庙,招安人民。一面赍表到成都,请太上皇回銮。玄宗得了京中表章,便也打点启驾回京。

    一日,匹马在成都郊外游行,后面只高力士一人随侍着,忽见迎面一架大桥,玄宗举手中鞭,指问:“此桥何名?”高力士奏称:“名万里桥。”

    玄宗在马上叹道:“一行师真神仙中人也!”高力士忙问:“何事?”玄宗道:“朕六年前幸东都,与一行师共登天宫寺阁,心中不觉感慨起来。

    便问一行师:“吾甲子得终无患乎?”一行答称:“陛下行幸万里,圣祚无疆。”至今想来,朕到此万里桥边,当是前定。”高力士也奏道:“人间万事莫非前定,万岁爷诸事宽怀便是。”正说着,一阵西风吹来,甚是寒冷。

    玄宗心中想着杨贵妃,不觉又流下泪来,说道:“妃子匆匆埋葬,只有一紫褥裹身,如此寒天,叫她冰肌玉肤,如何耐得!”便急急回宫去,下旨,欲为杨贵妃改葬。

    陈元礼见了圣旨,甚是畏惧。当有礼部侍郎李揆奏道:“龙武将军以杨国忠反故诛之,并及其妹。今若改葬贵妃,恐令武将士疑惧。”玄宗看了奏章,只得作罢。

    此时太上皇銮驾已从成都出发,玄宗究竟放心不下,便暗暗地打发高力士,赶到马嵬驿,用锦绣被服,改葬贵妃。谁知掘开坟土来一看,只见一幅紫被,裹着一把白骨,却全无贵妃的尸骸。

    只有一个锦香囊,尚挂在胸骨前。高力士把锦香囊取得,胡乱拿锦被包着残骨葬下,回京来把这锦香囊呈与太上皇。太上皇便藏在怀袖中,终日不离,但玄宗此次回宫,景物全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