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不觉大喜 (第1/2页)
第139章 不觉大喜 当时,为益州进贡柑子的事,也曾闹过笑话。平时,益州所进柑子,因防虫咬,外部都用纸裹着,在天宝中,那承办贡物的长史官,嫌纸裹太粗劣,便改用细布包裹。 但布质粗硬,在长途转运,又怕把柑子擦伤,这长官心中时时忧惧着。这年,忽然有御史姓甘名子布的,巡查到益州地方来,长史官得了此消息,心中疑惧,必是来推问布裹柑子的事体。 待那甘子布御史到益州境界,这长史官忙到驿站中去迎候,一见面,便连连申说布裹柑子,实是表示臣下诚敬之意,把这话说了又说。这甘子布只听得长史官连连唤着自己的名字,疑惑不解。 后来,经长史官剖说明白,彼此不觉大笑。当时,天下长平无事,玄宗每日在宫中除与杨贵妃戏嬉外,又召集一班文学之士。 在御苑中吟咏为乐。当时,文学侍臣中有一个李太白,诗才最是清高,玄宗十分敬爱他。这李太白名白,生在四川的昌明青莲乡,因取别名为青莲居士,天资十分聪明,能辨识蝌蚪古字。 用手抚摸着碑文,倒读着很快,好似读熟的一般,当时有岭南知州官名毛榆桑的,自以谓文章优胜,后来与李白相见,二人共观碑文六十余座,每座约数百字。毛榆桑只能背诵一二篇,还是十分生涩的。 李太白却能完全背诵碑文六十余座,从首至尾背诵得很快,一字不误。毛榆桑见了,大惊道:“此仙才也,吾如何可及!” 但李白天性豪侠,击剑,喜纵横术,轻财仗义,交友满天下,在任城作客,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昼夜痛饮,称竹溪六逸。李太白酒量甚大,斗酒不醉,常自称斗酒百篇。 酒兴浓时,握管作文,万言立就,人又称他为酒仙。后李太白至京师,与贺知章相遇,知章读太白之文,叹道:“此谪仙才也,人间无此妙文!” 同时,士大夫又称为李谪仙。当时,有诗人杜甫,深得玄宗契重。杜甫字子美,世居杜陵,家世清贫。后中进士,诗名传四海。 玄宗皇帝读杜甫所作赋,称为奇才,拜为集贤院主。后贺知章又荐李太白,玄宗读李白所作诗,叹为李杜双绝,拜李白为供奉翰林。 玄宗尤爱李白之诗,时时传入内宫去,饮宴吟咏。玄宗赐李翰林食,亲为调羹。李白又时喜入市沽饮,每有宣召,太监们便骑马至长安市上四处找寻,见李翰林当门与屠贾争,饮已大醉,太监急以水喷面使醒,扶至马上,送入内廷。 见玄宗时,衣冠不整,玄宗笑扶之醒,扶至马上,送入内廷。见玄宗时,衣冠不整,玄宗笑扶之坐。 杨贵妃制《清平乐》曲,尚无词句,玄宗命李白依谱填词。李白乘醉在玉笺上写成《清平调》三阕。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玄宗又命作《宫中行乐词》八首,李太白也不假思索,拂笺写道:“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薇!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第二首道:“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悲翠,珠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第三首道:“卢桔为秦树,蒲桃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笛奏龙鸣水,箫吟凤下空。君王多乐事,何必向回中!”第四首道:“玉树春归日,金官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替夜相过!笑出花间语,娇来足下歌。莫教明月去,留着醉嫦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