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果然十分羡慕 (第1/2页)
第63章 果然十分羡慕 独有那秦王世民,和王世充、李靖一班大臣,却十分忠心。看看突厥兵势一天强似一天,渐渐的侵犯唐朝疆土,唐皇下旨,派并州行军总管张瑾,统带五万人马。 在太谷地方,大战十日,张瑾大败逃归,那郓州都督张德政,也阵亡了。行军长史温彦博,却被突厥兵活活地捉去。 接二连三的败信,传到太和宫中,把个唐皇气得咆哮如雷。秦王世民便自请出马去,征服突厥。唐皇下谕,派大将军李靖,统率十万大兵,出师灵州。又派任城郡王道宗,带五万人马为后应。 秦王世民,屯兵蒲州,监督兵马。三面夹攻,才把这突厥兵马打败,突厥王打发他大臣屈列真前来唐营求和。 这时唐皇在周氏陂一带地方打围猎,李靖便伴送屈列真到行宫去,面订和约,谁知唐朝气运十分旺顺,这边既打败了突厥,那边又收服了李密,原来魏王李密。 他自以为兵精粮足,地广人多,便四处讨伐,争城夺地,他新打败了开州凯公,得胜回来,越发不把唐朝放在眼里,满意班师回国,把南牢里的李世民拉出来砍了脑袋,和唐朝挑战。 谁知在半路上,接到王娘娘的密报,说南牢狱官私放李世民、刘文静二要犯,一同脱逃。李密听了,不觉大怒,便也不班师了,随带原来人马,直奔向洛阳杀来。 在李密的意思,唐朝正和王世充交兵,又有突厥为患。如今自己出其不意,拦腰痛击,怕不给他一个腹背受敌,眼见唐朝立刻灭亡。不料唐皇用兵如神。 他这时早已打退了突厥,收服了王世充。这王世充在唐皇跟前,自己担承讨伐魏王,便早已领了一支劲旅,在偃师、邙山一带地方守候着。李密留王伯当把守金墉城,自引精兵,也从邙山一带地方进发。 猛不防王世充伏兵齐起,杀得魏兵辙乱旗靡,这一仗,李密只带得三百骑脱逃。手下的大将裴仁基、祖君彦,俱被世充活捉了去,那洛口地方的守将郑頲,听说魏王大败,忙起兵来接应。谁知他手下的兵将,早已变了心。把郑一出得城,城内便大乱起来。 五千兵士,冲进将军府去,把郑頲的妻小杀了,献了城池,投降了唐朝。郑頲在路上,得知了这个信息,便拔剑自刎而死,手下的兵丁,也各四散逃命。王世充不费一箭一卒之劳,便垂手得了洛口城。 消息传到金墉城,那王伯当看看守不住了,便弃了金墉,退保河阳。李密带了败残兵马,从武牢间道奔回河阳。见了王伯当,便说道:“败了败了!诸位辛苦了!我如今便请一死谢诸位罢!” 说着,便拔下佩刀来要自刎。伯当急抢上前去,抱住了李密的身体,两人同声大哭。手下的兵丁,都陪着淌眼泪,正在旁徨的时候,忽然传进唐皇的招降书来。王伯当便竭力劝李密人关投唐,府掾柳爽,也说道:“明公与唐主同族,兼有旧情。虽未曾陪从起义,但出兵东都,断隋归路,使唐主不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众人都说:“柳大夫的话有理。” 王伯当便检点兵马,尚有六千余人,便一面修送降表,一面整队起程,那唐皇便打发使臣。在半路上迎劳。李密见唐主待他不薄,心中也十分喜悦。谁知一到得京师,住在客馆里,一连半个月,不见唐主召见,那使臣招待也渐渐疏薄起来,竟向李密开口要他一千缎匹,才许他朝见。 ***李密既投降了唐朝,满想唐皇重用他的。谁知他到京师,一连十多天,不蒙召见,那使臣又十分简慢。李密是一个刚直汉子,如何受得起这肮脏气。 却巧唐皇传谕下来,说黎阳地方还有李密的旧部,着李密亲自去招降,再来进见。李密便带了王伯当,行至桃林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