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纵有娘娘头发 (第1/2页)
第143章 纵有娘娘头发 高力士点头道:“个咱家当得尽力,不消丞相费心。”两人说说谈谈,饮完了酒,高力士起身告别。 杨国忠送至门外,力士道:“咱家先进宫去,丞相随后快来。”国忠连声称是,回进府中,急急忙忙更换朝衣,一面吩咐丫鬟,好生伺候娘娘。 那杨贵妃回得丞相府中来,总是啼啼哭哭,茶饭也无心进得。杨国忠也替她收拾起一间绣楼来,丫鬟们扶持她上了绣楼。 杨贵妃在楼中,只是长吁短叹,自怨自艾,只听她说道:“我杨玉环自入宫闱,过蒙宠眷,只道是君心可托,百岁为欢。谁想妾命不犹,一朝逢怒。遂致促驾宫车,放归私第。金门一出,如隔九天。 唉!天呀!禁中明月,永无照影之期,苑外飞花,已绝上枝之望!抚躬自悼,掩袂徒嗟,好生伤感人也!” 她自言自语了一阵,又就那粉台上拂纸握管,写上一首词道:“罗衣拂拭犹是御香薰,向何处谢前恩?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我含娇带嗔,往常问他百样相依顺。 不提防为着横枝,陡然把连理轻分。凭高洒泪,遥望九重阍,咫尺里隔红云。叹昨宵还是凤帏人,冀回心重与温存。天乎太忍,未白头先使君恩尽!” 杨贵妃掷下笔儿,问着念奴道:“丫鬟,此间可有哪里可以望见宫中?”念奴答道:“前面东书楼上,西北望去,便是宫墙了。” 贵妃便扶定念奴的肩儿,到东书楼上,凭栏站定。念奴向西北角上指道:“娘娘,这一带黄澄澄的琉璃瓦,不是九重宫殿吗!”贵妃怔怔地望了一会儿,忍不住唤了一声:“万岁爷!”两行泪珠落下粉腮来,正凄惶的时候。 那永清丫鬟一手指着楼下道:“呀!娘娘快看,远远一个公公骑马而来,敢是奉万岁旨意,召娘娘回宫哩!” 贵妃向楼下望去,果然见一骑马当先飞也似地跑来。马上一个内官,口称:“万岁有米面酒食赐与娘娘,快请娘娘下楼谢恩。” 永清、念奴二人,急急扶着杨贵妃下楼,谢过圣恩,见外面推进小车百余辆来,满装着米面酒馔。贵妃道:“俺自从一别圣颜,茶饭滴粒也不曾进口,如今万岁爷赏赐这许多米面,却是为何?” 那太监是中使韬光,便说道:“万岁爷自娘娘出宫,独坐御楼,长吁短叹,一般的也茶饭不进。中官献上御馔,具被万岁爷笞挞流血。适才高公公回宫复旨,万岁细问娘娘回府光景,似有追悔之。 是高公公迎合上意,命将这米面百余车,送来与娘娘备用。当时万岁爷也说妃子如何惯食民间的米面,快把这酒食车儿送去给妃子吧,如此看来,万岁爷一定在思想娘娘,因此特来报知。” 杨贵妃听了,又不禁流下泪来,叹道:“万岁爷早已有心爱的玉筝婢子了,哪里还想着我来!” 韬光道:“奴婢愚不是谏贤,娘娘也不可太执意了。倘有什么可以打动圣心的东西,付与奴婢,乘机进上,或可感动万岁的心,也未可知。” 杨贵妃哭道:“韬公公,你叫我进什么东西呢!”韬光劝道:“娘娘且慢伤心,俺们慢慢想个主意出来,”说着,贵妃低头思索了半晌,叹道:“叫我拿什么去打动圣心呢? 想俺一心以外,皆万岁爷所赐,算只有下眼泪千行,却不能和珍珠一般拿金线穿着,拿玉盘盛着去献与君王。”说话时候,那一缕青丝,从肩上散下来。贵妃看了,便心生一计,说道:“哦!有了! 唯有这一缕又香又润的青丝,曾共君王在枕上并头相睡,又曾对君王照着镜儿梳妆。也唯有这发儿是我父母所生,可以剪下来,献与君王。”说着,便回头命丫鬟取过金剪来,一手握着发儿,一手擎着剪儿,不由地掉下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