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令宮人托盘 (第1/2页)
第147章 令宮人托盘 此鹦鹉便日夜念着《心经》。后玄宗与贵妃游别殿,仍放雪衣女在小车竿上,忽有飞鹰下来,咬住鹦鹉颈子,在右太监急上前救护,从鹰爪下夺得,早已气绝而死。玄宗与贵妃皆为之流泪。 在后苑中筑起一鹦鹉冢,每日令宫女取鲜鱼果实祭之。玄宗除笙歌外,又爱挝鼓。宁王长子,汝南王琎,亦能打鼓。汝南王面如冠玉,胜于其父,玄宗甚是钟爱他,常把琎传唤至宫中,亲自传授鼓调。 汝南王生性敏慧,一经指点,便能会意。玄宗每有游幸,便令汝南王追陪左右。常使琎戴砑绢帽打曲,玄宗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汝南王帽沿上。三物都是极滑,久之方能安下。 汝南王便奏《舞山香》一曲,花能不落,玄宗大喜,赐琎金器一橱。常对左右夸称:“真花奴姿资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降人世的。”宁王在一旁拜谢。便说:“小孩子不足称。” 玄宗笑说道:“大哥不必过虑,阿瞒自能相人。帝王之相,须有英特奇越之气,不然也须有深沉包涵之度,若我家花奴,但端秀过人,却无帝王之相,可不必替他担忧呢。” 花奴是汝南王的小名,玄宗每与兄弟诸王讲谈,总自称阿瞒。当时玄宗又说:“花奴举止娴雅,能得公卿间令誉。”宁王又谢道:“若如此,臣乃输之。”玄宗笑道:“若此时一条,阿瞒亦输大哥矣!”宁王又谦谢。 玄宗道:“阿瞒赢处多,大哥亦不用太谦。”左右见皇帝兄弟如此谦爱,便齐声欢贺。玄宗生平最不爱听琴,一闻琴声,拨弄未毕,便喝令弹琴者速去,又令内宫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朕挝鼓解秽。当时乐官黄幡绰,深明乐理,玄宗时时召幡绰进宫。 一日,屡召幡绰不至,玄宗大怒,便一连打发十数个太监去召唤十数次。待幡绰进宫,走至殿旁,玄宗正在殿上打鼓。 幡绰停步听鼓声,知皇帝余怒未息,便止住内侍,令莫去通报。半晌,殿上鼓声停住,又改作别调,声曲和平。才打三数声,黄幡绰便走上殿去。 玄宗问幡绰,何故久召不至?绰奏称有亲故远适,送至郊外。玄宗便点着头,待玄宗一曲鼓罢,便对黄幡绰道:“幸汝来稍迟,若在朕怒时来,必挝汝矣。 适方思之,汝在宫中供奉已有五十日之久,暂一日出外,亦不可不放他东西过往。”黄幡绰便伏地谢恩。 此时左右有相偶语窃笑的,玄宗便问:“汝辈有何事可笑?”左右便将方才黄幡绰进宫来听陛下鼓声,知余怒未已,便嘱内侍稍缓通报的情形说了。 玄宗心中甚奇之,故意厉声说道:“朕心脾rou骨下事,安有待官奴闻小鼓能料之耶?今汝且谓朕心中如何矣?”黄幡绰急走下阶去,面北躬身大声道:“奉敕监金鸡。”玄宗不觉大笑而罢。 又有宋开府,名璟,性虽耿介不群,亦深好声乐,更善打羯鼓。玄宗召之入宫,论鼓事道:“不是青州石末。 即是曾山花瓷,捻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乃是汉震第二鼓也。且用石末花瓷,固是腰鼓掌下朋肯声,是以手拍,非羯鼓明。盖所谓第二鼓,左用杖右用手指也。” 又开府对玄宗讲论打鼓之法道:“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此即羯鼓之能事也。山峰,取不动之意。雨点,取碎急之意,即陛下与开府兼善两鼓也,而羯鼓偏好,以其比汉震稍雅细焉。开府之家悉传之。东都留守郑叔则祖母,即开府之女。今尊贤里郑氏弟有小楼,即宋夫人习鼓之所也。 开府孙沇,亦工之,并有音律之乐。贞元中进《乐书》三卷,皇帝览而嘉之,又知是开府之孙,遂召赐对坐,与论音乐,喜甚。数日,又召至宣徽,张乐使观焉。曰:“有舛误乖滥,悉可言之。” 沇曰:“容臣与乐官商榷讲论具状条奏。”皇帝使宣徽就教坊与乐官参议数日,然后奏二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