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伏兵齐起 (第1/2页)
第154章 伏兵齐起 又传旨,赐柳钧尚长清公主,赐柳澄尚和政公主。当时杨贵妃见母家的人,都和皇家结了婚姻,心中欢贵,便亲自斟酒,献与玄宗道:“臣妾进万岁喜酒一杯。” 玄宗就贵妃手中饮了,又满斟一杯,与贵妃道:“妃子也喜。”接着,便有杨丞相领着众大臣,齐至筵前来劝酒。 玄宗命取大觥来,说道:“朕今为诸大臣饮一大杯,愿诸大臣也喜。”一屋子大臣听了,轰雷也似一齐呼了一声万岁。各人陪饮一杯。玄宗此时颇有醉意,宫女扶上御辇,摆驾回宫。时已夜午,丞相府中,歌停舞止。 五家侍卫,分作五队,每队着一色衣这时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各各用细乐吹送着,红灯照送着回府去。五家合队,五色相映,如百花之焕发。一路车马行去,遗钗堕舄,沿路可拾。 独杨国忠与虢国夫人,连骑并辔,挥鞭笑谑。一路行去,略无羞耻,这时路旁军士万人,手执火炬,照耀如同白昼,如此连接着三五个月,十家府第中筵宴笙歌,十分热闹,才把这各头婚嫁大礼,料理清楚。 内中算是韩国夫人的女儿,福分最大,那长皇孙,便是将来的正位天子代宗皇帝,芹姑一般地也立为贵妃。此是后话。再说那日玄宗从广平王府中饮酒回宫。 忽接安北都护使郭子仪奏章一道,内夹着诗笺一纸,那纸上绝好的簪花格字写着两首五言绝诗道:“沙场征戎客,苦寒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随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于今已过也,重结后生缘!” 原来这时郭子仪自领一军,驻扎在边地木刺山。玄示念边军苦寒,令后宫嫔娥制棉衣万套,赐与军士。有一姓赵的军士,从棉衣领中,得了这张诗笺。知是宫女写的,不敢隐瞒,便呈上主帅。郭子仪又把这诗笺封奏入朝。玄宗见了诗笺,心中却也好笑了。 便怀着诗笺,踱进后宫来,命高力士去遍示六宫。又传着谕道:“谁作此诗,不必隐瞒,朕当成汝好事也。” 传至兴庆宫中,有一宫女,跪下地来,自称万岁。高力士便把这个宫女带去朝见天子,玄宗看那宫女,果然也长得白净秀美。问她名姓,那宫女叩着头,回说:“魏紫云,父亲魏卓卿,原也是士人,自幼儿传授诗书,颇解文墨。” 玄宗笑道:“汝诗中说后生缘,朕今偏与汝结今生缘!”便令将此宫女送至边关,与那得诗笺的军士成婚。又加恩升那军士为帐前少校。这军士名陈回光。 后来帮助郭子仪,屡立战功,官拜卫尉卿。夫妻二人,十分恩爱,留在后世,传为佳话。如今再说安禄山离了京师,心中日夜想念杨贵妃。 他和杨国忠在天子跟前一番争执,心中十分愤恨,誓欲报此仇怨,方可与杨贵妃亲近,他因玄宗皇帝恩情甚厚,原欲依杨贵妃的嘱咐,把这口气忍在心头,待皇上千秋万岁以后,再发作起来。 无奈杨国忠因在皇帝跟前说安禄山必反,欲皇上信他的话,便步步逼着安禄山造反:凡是玄宗赐与安禄山的诏旨,和安禄山所上奏章,都被杨国忠扣住不发。 一面打发他的门客何盈蹇昂,在京师安禄山的亲友前打听安禄山谋反的消息。又指使京兆尹李岘带领兵马,围困安郡王的府第。又捉去安禄山的好友李超、安岱、李方来、王岷,打入死牢里。 买通了牢头禁子,把这几人活活地勒死。又打听得吉温是安禄山的死党,便亲自带领兵士,半夜时分,去围住吉温的屋子,把吉温捉至丞相府中,百般拷打,审问安禄山谋反的凭据。 那吉温熬刑不过,晕死过几次,却不肯吐出一句话来,杨国忠便把吉温发配到合浦地方。从此京师地面,杨国忠的威权大震。 这消息传到范阳安禄山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