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打了一鞭 (第1/2页)
第14章 打了一鞭 那拿红拂的姬人答应着,急急追出院子去,唤住那少年问道:“俺丞相问相公姓甚名谁?住居何方?”那少年见问,便答道:“小生姓李名靖,暂时住在护国寺西院。”那姬人听了,说道:“好一个冷静的所在!” 说着,向那少年盈盈一笑,转身进去了。”***李靖从相府退出来,回到护国寺里,满肚子不高兴,一纳头便倒在床上去躺下,原来李靖是一个有大志气的少年。 他见炀帝荒yin,知道朝廷事不足为,便舍弃了功名,奔走四方,结识了许多豪杰,他们眼见国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早打算效法陈胜,揭竿起义。一面杀了昏君,一面救了百姓。 还是李靖劝住了他们,亲自到相府里来下一番说辞。杨素兵权在握,若能依从他的话,吊民伐罪,易如反掌。谁知这杨素老年人,只贪目前yin乐,却无志做这个大事,倒把这李靖弄得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且他数千里跋涉,到得西京,已是把盘川用尽。如今失意回来,顿觉行李萧条,有落拓穷途之叹。 “那护国寺的方丈,起初听说是来见丞相的,认他是个贵客,便早晚拿好酒好菜供奉。又因外间客房门户不全,怕得罪了贵客,便把他邀进西院去住。这西院是明窗净几,水木明瑟,十分清雅的所在。 李靖住下了十天,也不曾拿出一文房饭金来。如今这方丈见李靖垂头丧气地从相府里回来,知道他房饭金是落空了,便顿时换了一副嘴脸,冷冷地对李靖说道:“老僧看相公脸上,原没有大富贵的福命。不好好的安着本份。 在家里多读些书,他日赶考,也可得一半个孝廉,在家中课读几个蒙童,也可免得饥寒。去痴心妄想地来见什么丞相! 如今丞相封相公做了什么官?敢是封的官太小了,不合相公的意,所以这样闷闷不乐?相公官大也好,官小也好,都不关老僧的事。老僧这寺里的粮食房产,却全靠几个大施主人家抄化得来的。 如今相公做了官,也曾打搅过小寺里几天水米,老僧今日特来求相公也布施几文。”这句话说得冷嘲热骂,又尖又辣。 李靖是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如何受得住这一口肮脏气?无奈这时囊无半文,自己的事业又失败下来,没得说,在人门下过,不得不低头,只得拿好嘴好脸,对那方丈说:“丞相改日还须传见,房饭金改日定当算还。” 千师父万师父地把个方丈攒了出去。“这里李靖一肚子牢sao,无处发泄,独自一人,走在院子里,低着头踱来踱去。秋景深了,耳中只听得一阵一阵秋风,吹得天上的孤雁一声声啼得十分凄惨。 那树头的枯叶落下地来,被风卷得东飘西散。李靖看了这落叶,蓦然想起自己的生世来,好似那落叶一般。 终年奔走四方,浮踪狼迹,前途茫茫,不觉心头一酸,忍不住落下几点英雄泪来,那西风一阵一阵刮在身上,顿然觉得衫袖生寒,忙缩进屋子去,这时天色昏黑,在平日那寺中沙弥早已掌上灯来,今天到这时候,西院子里还不见有灯火。李靖纳着一肚子气,在炕上暗坐着。 想起幼年时候和舅父韩擒虎讲究兵书,常说:“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小儒?”这一番夸大的说话。不想现在却落魄在此。 “他正感慨的时候,忽见一个男子推门进来,看他头上套着风兜,身上披着斗篷,手中提着一个大包,便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李靖看他诧异,忙上去问:“是什么人?” 一问再问,他总给你一个不开口,这时屋子里昏暗万分,来客的脸嘴,却一些也分辨不出来。 李靖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