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80章经过一百余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经过一百余国 (第2/2页)

自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不坏。”太宗问:“你那大乘佛法,却在何处?”游僧道:“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道:“你可记得么?”

    游僧道:“我记得。”太宗听了大喜!便命司香巡堂官引去,请上讲台开讲大乘教法。那两个游僧奉了旨意,手拉手儿,转身大脚步出去,跃上高台,一霎时祥云四起,把这座讲坛密密围住,中间现出一座观世音菩萨来,手中托了净瓶杨柳,左边木吒童儿,右边韦陀菩萨,喜得个玄奘大师,忙倒身下拜!

    那太宗皇帝得报,也率领文武百官,朝天礼拜,满寺僧尼道俗,无一个不拜倒在地,口中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太宗即把吴道子传来,对菩萨画下真形来,渐渐地彩云散去,金光消灭,菩萨真身倏已不见,只见那半空中飘下一张简帖儿来,上面写着几句偈语道:“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召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太宗读了偈语,便传谕且把水陆道场收起,待朕差人去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城,重证善果。一面在京师城里城外,遍贴黄榜,寻求肯上西天去拜佛求经的僧人。

    第二天那玄奘法师,便袖中藏了黄榜,进宫去朝见太宗皇帝,跪奏道:“贫僧不才,愿孝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便可保得陛下江山永固。”太宗大喜!

    便亲自下殿来,伸手将玄奘扶起说道:“法师果能尽此忠勤,朕愿与法师结为方外弟兄。”便与玄奘同坐玉辇,摆驾到水陆道场。

    在佛座前,拉着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慌得玄奘忙还礼不迭,说道:“贫僧何德何能,敢蒙天恩如此眷顾。我此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达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取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远沉沦在地狱之中。”说着,便在佛前拈香为誓。

    太宗大喜!暂送玄奘回洪福寺去,寺中许多僧徒,听得玄奘要赴西天去取经,都来相见道:“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法师这一去,只怕难保性命。”

    玄奘道:“我已发下誓愿,此去若取不得真经,便愿永沉地狱,但长途跋涉,渺渺茫茫,吉凶正是难定。”

    次日,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随即把玄奘宣上殿来,口称御弟道:“今日是出行吉期,御弟可就此起行。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与御弟,途中化斋需用。再选两个长行从者,白马一匹,送御弟为远行脚力,便请御弟起程。”

    玄奘接了钵盂,谢了圣恩!太宗排驾率同众文武官员,送至关外,那洪福寺僧徒,又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侍候。太宗先叫长行从者,收拾行李马匹,然后命宫人执壶看酒。太宗举杯问道:“御弟可有雅号?”

    玄奘奏称:“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便号称“三藏”如何?再者御弟此一去,远适异国,可改姓唐,用“唐三藏”三字是表明不忘本国,不忘此去取经的意思。”

    玄奘又谢了恩!接了御酒,正要饮时,只见太宗低着头,向地面上抓一些尘土,弹入酒杯中。三藏不解是何用意。太宗笑道:“御弟此去,到西天何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太宗又劝着酒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饮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方悟太宗撮土入酒之意,便举酒杯一饮而尽,告别出关。此一去,三藏到处为人讲经说法,远近异国人,一齐尊敬他,在西域地方,共留住十七年工夫,经过一百余国,都能通得他国里的语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