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167章车儿在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车儿在右 (第2/2页)

落可便手脚慌张。恨只恨陈元礼呵。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的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的谤。更排此戈儿戟儿一哄中重重叠叠的上,生逼个生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

    闪得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羞杀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是寡人全无主张。

    不合呵,将她轻放。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个永成双。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

    只落得泪万行,愁千状。我那妃子呵!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这一段曲子,真唱得一字一咽,声泪俱下。

    把满店堂的酒客,听得个个停杯袎泪。李謩看那姑娘时,一双瘦棱棱的脚儿,葱绿色的散脚裤儿,上身配着桃红袄儿。身材苗条,腰肢瘦小。

    鬋发覆额,云髻半偏,越发显得面庞圆润,眉样入时。李謩把这姑娘,从下打量到上,心中不觉暗暗的动了怜惜。听她唱完曲子,便拍着桌儿,赞叹道:“好哀艳的词儿!”

    那半老妇人,向众酒客一个一个道过万福,说:“可怜见,俺娘儿孤苦零丁,请诸位客官破费几文钱钞。”谁知向各酒客哀求过来,竟没有一个肯给钱钞的。

    那妇人愁眉泪眼地走在李謩跟前,李謩随手从怀中掏出一把散银来,估量有三两左右,那妇人千欢万喜地收了银子,又唤女儿过来道过万福。李謩命她母女二人坐下,动问何处人氏?那妇人回说梁氏,女儿紫云,原是京师士人的妻小,只因安禄山造反,丈夫带了妻儿逃难出来。

    到了成都,身染重病,死在客店中。所带旅费,都作了医药棺殓之用。如今听说京师已定,俺娘儿二人,飘流在外,终不是事。

    离家千里,欲回家去,又无盘川,幸得近日成都地方,流行得这上皇哭妃的曲子,俺女儿拿它谱在琵琶上,一路卖唱而来,那李謩听了这妇人的生世,便愈觉可怜,不觉动了侠义之念。

    当时对那妇人说道:“女孩儿家廉耻为重,好好士人的妻女,便不应当在外抛头露面卖唱为生。如今恰巧小生也是要到京师去的,你母女二人的盘川,都有小生照顾。紫云小姐,从此可不须卖唱了。”

    这几句话,说得她母女二人,真是感恩知已,当下那妇人急急趴在地下拜谢着,便是那紫云小姐,也抱着琵琶,遮住半边粉脸儿,露出一只眼睛,暗暗地向李謩递过眼光去,表露着无限感谢的神色。

    李謩给了酒钱和看袜钱,站起身来,带着她母女二人,离了酒店,向长安大路走去。如今再说这上皇哭妃的曲子,原是成都地方一个词人编制出来的。

    一时因为他词句儿哀艳,便大家小户地传授着唱着,那玄宗太上皇,在成都行宫旁,为杨贵妃建造一座庙宇。又传高手匠人,用檀香木雕成贵妃的生像。

    这一天,用一队宫女,高力士领导着,幡幡宝盖,笙箫鼓乐,把杨贵妃的生像,送进行宫来。玄宗已早站在台阶上候着。

    那宫女们把木像抬至万岁跟前,扶着,把木像的头略略低着,高声说道:“杨娘娘见驾。”高力士在一旁,也高声宣旨道:“爱卿平身。”那玄宗见这杨贵妃的雕像,真似活的一般,不觉流下泪来。唤道:“妃子,妃子!

    朕和你离别一向,待与你叙述冤情,诉说惊魂,话我愁肠。妃子,妃子!怎不见你回过脸儿来,近过身儿来,转过笑容来。”

    说着,不禁伸手去摸着那木像的脸儿,叹着道:“呀!原来是檀香木雕成的神像。”玄宗自言自语地说着,高力士在旁跪奏道:“銮舆已备,请万岁爷上马,送娘娘进庙。”玄宗传旨:“马儿在左,车儿在右,朕与娘娘并行。”殿下齐呼一声:“领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