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194章不觉叹息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不觉叹息着 (第1/2页)

    第194章 不觉叹息着

    打听苗晋卿是唐朝一位贤臣,便把他从家里拖出来,拜他做太宰官,那苗晋卿站在朝堂上,却是闭口不说一语。吐蕃可汗,却高坐殿头,呼叱百官。

    自有一班贪恋禄位的无耻官员,听这外国王的叱咤,这时郭子仪手下军士甚少,到御宿川地方,扎住人马。一面令判官王延昌,到商州去招抚旧部,那各路军马,得了郭子仪的号令,齐奔赴咸阳来。郭子仪对各将帅哭说一番,求大家同心协力,收复京城。

    众军官都感激涕零,誓遵号令。郭子仪一人先至行宫,朝见代宗皇帝。代宗怕吐蕃兵马赶出潼关来,欲留子仪护驾。

    子仪奏称:“臣不收复京师,无以对先帝。我若出兵兰田,虏必不敢东来,请陛下勿忧。”代宗准奏。郭子仪便派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兰田,授以密计。并令第五琦为京兆尹,与全绪同行。且调宝应军使张知节,统兵千人,作为后应。

    全绪军驻在韩公堆,白日打鼓,夜间放火,作为疑兵。另选骑兵二百人,渡过沪水,游弋长安。吐蕃兵此时,已饱掠,正欲满载而归,忽听得城中百姓,彼此欢呼道:“郭令公从商州调集大军来攻长安矣!”

    吐蕃可汗令探马出城去探听,回来报称:“郭公确有大队官军,即日前来围攻京师。”吐蕃大将马重英,听了这消息,不由得惶恐起来,在半夜人静时候,京师四城鼓声骤起,接着一片喧嚷,隐约听得“郭令公”三字。

    郭令公,便是郭子仪,因前封代国公,后封汾阳王,京师百姓,都称他郭令公,那高晖听了这喊声,先已吓得惊魂失魄,连夜出城逃走,那吐蕃可汗亦站不住脚了,即带领众蕃兵向北退去。

    其实此时郭子仪尚在咸阳地方,皆由长孙全绪打发手下部将王甫潜入城中,阴结少年数百人,乘夜在城中鼓噪。可笑吐蕃一二十万将士,竟被“郭令公”只三字吓退了。这全是郭子仪之妙计。

    吐蕃兵退,捷报到了咸阳,子仪转奏行在,请代宗回銮。代宗正巡阅潼关,查出丰王珙等在京师做的反叛事体,便勃然大怒,传旨赐丰王自尽,一面返驾京师。

    代宗寻觅得宁国公主的尸骨,从丰埋葬。此番吐蕃作乱,皇帝出奔,全是程元振一人从中作祟,他在暗地里勾通了外国,满想借着吐蕃的兵力,灭去唐朝,平分天下。

    如今被郭子仪一番计谋,依旧保住了唐家天下,他心中万分恼闷,把个郭子仪恨入骨髓了。如今皇帝回銮,在程元振也只得装做没事人儿一般。

    也随驾回朝。当时只有一位太常博士柳伉,上奏弹劾程元振,他那表章上说道:“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劫宫阙,焚陵寝,武士无一力战者,此将帅叛陛下也。

    陛下疏元功,委近习,日引月长,以成大祸。群臣在廷,无一人犯颜回虑者,此公卿叛陛下也。

    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夺府库,相杀戮,此三辅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诸道兵,尽四十日,无只轮入关,此四方叛陛下也。陛下必欲存宗庙,定社稷,独斩程元振首,驰告天下。悉出内使,隶诸州,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后削尊号,下诏引咎。

    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臣愿阖门寸斩以谢陛下!”他这疏中,说得何等痛切?当时诸路节度使,只因痛恨程元振一人,所以代宗屡发诏征诸道兵,却无一应召的。到此时,代宗读了柳伉的奏章,心中方有感动。

    只因当初程元振有护驾之功,便也不忍取他的性命。只削夺官爵,放回田里,那程元振得了诏书,还是说皇上不念旧情,十分怨恨。代宗回朝的第三日,便在两仪殿赐郭子仪宴,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