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欺圧良懦 (第2/2页)
带仆从十余人,奴婢皆令乘驴,不准食rou。沿路州县供张,概不领受。杜悰自持亦十分廉洁,不敢有骄侈之色。 数日后,杜悰母抱病,公主昼夜侍奉,亲尝汤药。杜母终至不起,公主泣哭尽哀。总计公主在杜家二十余年,无一事不循法度:府中上下,人人称扬。 这原是郭贵妃平日能以礼教养儿女的好处。郭贵妃生了这一位贤德的公主,又生了一位遂王恒,长得品貌端正,性情温厚。 当时原已立有太子名宁的,是宫中纪美人所生的,长子初封邓王,元和四年,由李绛奏请,立为皇太子,但宪宗皇帝甚是宠爱遂王,遂王是第三皇子,又是郭贵妃所生。郭贵妃是郭子仪的孙女,又是升平公主所生。 在一班妃嫔中,再也没有比她高贵的了。便是宪宗皇帝,也另眼相看,因此颇招妃嫔们的妒忌,大家在宪宗皇帝跟前,说了许多郭贵妃的不是,说她仗着母家的势力,在宫中揽权植党。恰巧皇太子宁又死了,宪宗便立遂王恒为太子。 从来说的母以子贵,宫中一班妃嫔,见郭贵妃的儿子立为太子,深怕皇帝册立郭贵妃为皇后,大家便齐心去倾轧郭贵妃。 ***宪宗皇帝在后宫中,宠爱的妃嫔甚多,尤其是宋氏姐妹五人,那宋若昭生成慧美绝伦,最能得宪宗的宠爱。因若昭是一名女学士,连皇帝也十分敬重她,称她为先生。若昭的长姐若莘,虽也一般美貌,只是生性端庄,宪宗皇帝命她掌管后宫记注簿籍的事体。 不料在元和末年,若莘一病身亡,宪宗甚是哀痛,从此更加宠爱这个若昭,便令若昭亦掌管后宫记注簿籍的事。 但若昭终日陪伴着宪宗皇帝,宴饮游乐,不得闲暇。便把这管理簿籍的事体,交给她的meimei若宪、若伦二人分别掌理。 那若宪得了大权,宫中上自妃嫔,下至诸媛,谁不趋奉孝敬她姐妹?宪宗又进封若昭为梁国夫人,一时她姐妹在宫中的威权很大,独有那郭贵妃自己仗着门第清高,又是皇太子的生母,如何肯屈节来趋奉宋氏姐妹呢。 因此宋氏姐妹,皆仇恨这郭贵妃,乘着宪宗皇帝临幸的时候,便在枕席上诋毁郭贵妃,说她私结大臣,阴谋大权,那若伦、若宪、若荀姐妹三人,便装尽妖媚,把个精明强干的宪宗皇帝,竟深深陷入她们的迷魂阵中去。 日子久了,便也听信了她们的说话,这一年,恰恰正宫皇后死了,群臣交章奏请立郭贵妃为后。 这一来,越发动了宪宗的疑心。宋氏姐妹所说郭贵妃私结大臣的一句话,更是有了着落。宪宗这时,后宫得宠的妃嫔,不下二十余人。 只怕一立郭氏为皇后,便从此受她的钳掣,因此愈不肯立郭氏为皇后了。所有宫中一切大权都交与若昭一人。可惜美人福薄,若昭得宠了不多几年,也是短命死了。宪宗这一回伤心,真是哀毁欲绝,无日无夜地在宫中淌眼抹泪。 任你后宫三千美人,百般劝慰,百般献媚,终不能止住他的悲哀。宪宗下诏,在若昭灵柩出殡这一天,京师全城市街居民,一齐悬帛志哀,令有司盛供卤簿,假用皇后凤辇,宪宗亲自执绋。百官交章劝阻,宪宗正在悲哀时候,如何肯听。 那若宪见有机可乘,便终日追随着万岁,陪寝陪宴。宪宗看着若宪的面貌,竟与若昭相同,便又把一腔痴情用到若宪身上去,终日与若宪yin乐。又把掌管后宫的大权,交给若宪一人。 若宪和她jiejie若伦,meimei若荀,都是年轻貌美的,不怕这位多情天子不入了她们的彀中,她姐妹一面迷惑皇帝,一面招弄权势。外有神策中尉王守澄,与若宪暗通声气,招权纳贿,声势甚大。 王守澄手下有两个死党,一个是翼城医人郑注,一个是司空李训,他们在朝中结合徒党,欺压良懦,所有朝中正直大臣,都被他们倾轧得不能安于职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