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不仅跃裑起 (第2/2页)
了,忙上去劝解。世民也说道:“孩儿细察天时人事,机会已到,所以敢大胆发此议论。如大人必欲将孩儿扭送,孩儿也不敢辞死。”说着,不由得滴下泪来。 父子究关天性,听世民这样说了,便也不觉把手放松。世民见他父亲怒气稍退,复又劝道:“如今盗贼四起,横行天下,大人授诏讨贼,试思贼可尽灭的吗?贼不能尽,终难免罪。 况世人盛说李氏当兴,杨氏当灭。郕公李浑,无罪遭祸,即使大人果能尽灭贼人,那时功高不赏,俺家又是姓李。 那时又难免遭忌。今时起义,正是免祸之道。”李渊到此,自想既已污辱宫廷,时热逼迫,也是无法,只得叹一口气道:“罢,罢! 今日破家亡躯,由你一人,他日化家为国,也由你一人,我也不能自主了!”第二天,便拜刘文静参赞军务,商议出兵的计谋。 一面派人星夜赶卦河东去,迎接家眷,正商议间,忽报突厥大队人马杀来。刘文静眉头一转,计上心来,便令世民、裴寂率兵分头埋伏,反把四门大开,洞彻内外。 突厥兵直闯进外城,见内城门一般也洞开着,不由得心头疑惑起来,喧哗了一阵,竟引兵退出城去。李渊才复阖上城门,调兵遣将。 到次日,突厥兵又来攻城,渊遣部将王康达等率千余骑出战,不消片刻工夫,意被突厥兵杀得全军覆没。城中得了败耗,顿时惊慌起来,世民想得一计,连夜打发将士,潜行出城。 待至天晓,却张旗伐鼓,呐喊前来。突厥兵疑是别路来的救兵,便一齐退去。城中转危为安,军民相率欢慰。隔了几天。 那李渊的家眷,居然取到。这李渊的正夫人窦氏,早巳去世。二夫人万氏,和长子建成,四子元吉,连同女婿柴绍,也一并入见。骨rou团聚,相对言欢。 李渊问起三子玄霸,才知是在籍病故。又有万氏生的儿子,名智云的,已在中余失散,生死未卜,因此在欢叙中又带几分悲悼。李渊见了柴绍,便又想起女儿来,问:“我女如何不来?” 柴绍答说:“小婿原寄寓长安,备官千牛。因得二舅兄密事相召,是以小婿星夜赶来,在中途适遇岳父眷属,幸得随行。 小婿行时,原欲带令媛同行。令嫒却说途中不便,临时自有妙计脱身。”正谈话间,世民从外边进来,说道:“如今家眷已到,大事须行,速议出兵,掩人不备,迟恐有变。” 李渊便在密室,召集刘文静、裴寂一班人,共议出兵方法。文静说道:“出兵不难,所虑突厥时来纠缠。今日要策,莫如先通好突厥,然后举兵。”李渊说:“这说得也是。” 便由文静起草,与突厥通信,信上大约说:“目下欲举义兵,迎立代王,再与贵国和亲,如汉文帝故事。大汗如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虐百姓,若但欲和亲,坐受金帛,亦惟大汗是命。” 这一番话由李渊亲笔写就,便遣刘文静为使,送书到突厥营里去。李渊自从文静去后,城中暂时无事,暇时便想起幼子智云,屡遣人到河东去探听下落。 后来得到确实消息,智云被官吏执送长安,被留守阴世师所害。渊与如夫人万氏得了这个消息,十分痛心。裴寂和柴绍都来劝解,渊含泪说道:“玄霸幼慧。 在十六岁上,便在籍病死。智云颇善骑射,兼能书奕,年比玄霸尚小二岁,不料今竟死于jianian吏之手,我他日出兵,必为吾儿报此仇恨!”正伤心的时候,忽报刘文静从突厥营回来。 李渊当即召入,问他情形。文静道:“突厥主始毕可汗说:“须请大人自为天子,他方肯出兵相助。””裴寂在一旁听了,不仅跃身而起,说道:“突厥且愿主公为帝,大事不足虑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