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俺得投鼠忌器 (第1/2页)
第180章 俺得投鼠忌器 朕欲使良娣正位中宫,卿意如何?”李泌奏劝道:“陛下在灵武时,因群臣劝进,以天下为念,践登大位,并非为一身一家之计也。若册后事,且当亲承上皇大命,方为合礼。”肃宗所了李泌一番言语,暂止了立后之念。 张良娣竭力侍奉皇帝,一番苦心,满望肃宗宠爱,早定后位,偏偏不做美的李泌,被他三言两语,一天好事,化为云烟,良娣心中,恨不能拔去眼中之钉。 平日在肃宗跟前,常有怨恨李泌之言。所幸肃宗信李泌甚深,君臣之间,毫无嫌隙。这李泌在玄宗时候,早已得皇帝信用,当时李泌才得八岁。 只因玄宗深喜佛老之学,开元十六年,召天下能言佛老孔子之道者,入禁中互相答难,此时有一童子,名员俶者,年只九岁,便朝见天子,能言善辩。 座中博学年长的文臣,俱被他屈服。玄宗大异之,赞叹道:“世岂有如此聪明之童子耶?”员俶奏称:“臣有舅氏子名李泌者,年少臣一岁,而敏慧则胜臣十倍。” 玄宗不信,即下诏征召李泌。时玄宗正与燕国公张说奕棋,即令张说试其能否。张说便令李泌说方圆动静,李泌道:“请闻其说?” 张说便指案上棋局道:“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立刻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 张说离席贺道:“得此奇童,陛下之福也!”玄宗亦大喜道:“此子精神大于身体,便赐以彩帛黄金,放之回家,诏其家人,善视养之。” 当时宰相张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均友善,挺之恨萧诚jianian佞,劝九龄谢绝萧诚,九龄不能决。李泌问之,九龄道:“严太苦劲,萧软美可喜。”泌大声道:“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耶?”九龄大惊,急改容称谢。 呼李泌为少友。泌渐年长,喜读《易》,常游嵩山、华山及终南山间,访求神仙不死之术。天宝年间,又被召入朝,请复明堂九鼎。玄宗与讲《老子》有法,拜为待诏翰林,供奉东宫。皇太子与之甚厚,常与肃宗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国忠矫皇帝命,革斥李泌官职。 后肃宗即位灵武,又令人物色求访,李泌自来谒见时,陈说天下成败之理。肃宗欲授以官,李泌力辞,愿从皇帝为客,入议国事,出陪舆辇。军中指肃宗,谓衣黄色衣者为圣人,衣白色衣者为山人。 肃宗闻之,便赐李泌衣紫色衣,拜为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从此言听计从,天下大治。当时皇子倓,英俊有才,肃宗欲使之统兵为元帅。李泌谏道:“建宁王倓,素称英毅,不愧将才。 但广平王是兄,而建宁王是弟,他日建宁立功而使广平为吴太伯矣!”肃宗道:“广平原是长子,名义自在,岂必以元师为重。” 泌又道:“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皆在元帅。若建宁大功得成,陛下虽无意立为太子,而建宁左右之臣,岂肯袖手不一争乎?太宗、上皇已有明征,请陛下三思。” 肃宗大悟。时建宁王在牖下,李泌退出时,建宁王即迎谢之,谓:“保全我兄弟之情,先生之功也!”李泌却步道:“泌只知为国,不知植党,王不?疑泌,亦不必谢泌,但始终能孝友,便是国家之福矣!” 次日,肃宗果下诏,拜广平王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率诸将东征。***李泌在朝,尽心辅助肃宗,平定天下。守复两京,迎回上皇。待上皇去世,肃宗内宠张良娣,外溺李辅国。 李泌知不可留,一日肃宗留李泌在宫中宴饮,同榻寝宿。泌乘间求退,略谓:“臣已略报圣恩,今请许作闲人。”肃宗道:“朕与先生同患难,当与先生共安乐,奈何思去耶?”李泌答道:“臣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