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可想个法子 (第2/2页)
谁?还是娼妓呢,还是什么样的人?” 云儿起初不招,只说:“少爷出门,无非是怡园,及王少爷、史少年几处,并没有见个女人。小的如撒了谎,今天就活不过。” 颜夫人想道:“好好问他,他必不肯认。”遂命家人拿了板子,吩咐着实与我打着问他。云儿见要打,只得跪下磕头说:“实在是有个小旦,名字叫作琴言,少爷常去找他,见了面,两人也是哭的时候多,笑的时候少。 就是五月里,有一天说是到怡园徐老爷处,也是假的,就同了那个小旦,还有一个也是小旦,在东门外运河里游了半天,也是哭了半天。 小的在船头上,别样话是听不见的。前日少爷到了那个小旦家里,那个小旦说起琴言进了什么华公府里去了。 又把那个小旦给少爷留了一个纸包,小的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少爷就在那里哭起来,他们劝住了,回来就是这个样子。小的没有一句谎话。至于别样的事,少爷是一点没有的。” 颜夫人听了,十分有气,便骂云儿道:“你就该结结实实的打。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直到要打才讲。若不看你还说实话,今日就活活打死。” 喝退云儿,心中便恨起这个儿子来,年纪轻轻的,就如此荒唐。若说为了一个小旦,何至于就害如此大玻越想越气,欲要教训他一番,又看他病到如此。 且自己也四十岁之外的人,止此一子,今病到如此,即教训也是无益。万一因这一番教训,再添了病,更难治了,莫若待他好了再说。左思右想,便请进李元茂来,问其底细。李元茂道:“小门生没同出去过,琴言不琴言,我也不得而知。 我去年听见魏老聘常常赞那琴言,世叔就有些留心。到今年正月初六,会馆团拜那一天,世叔看了琴言的戏回来,又听得他们说好,以后的事,小门生实是没有见闻,要问魏老聘才晓得他们的细底。” 颜夫人便叫门上许顺,到华府请魏少爷过来有事相商。聘才却不晓得是这件事,近来与子玉颇觉疏远,竟有一个多月不来。 今闻颜夫人相请,道是有些好事与他商量。隔了一日,便服御辉煌的出城,到了梅宅,见过了颜夫人。见颜夫人脸上似有忧闷的光景,聘才先问了江西的近况,可有家信回来。 又问起子玉,并说场期将近,今年一定高中的这些套话。讲了一回,颜夫人道:“子玉得了一个异样的病症。”便把病的光景说与聘才听,又将云儿、元茂的话也说了。 便说:“小儿与这琴言到底有什么缘故?”聘才听了便觉得有些踌躇不安,良心发动,脸上露出愧色。停了一会,说道:“去年小侄进京,是搭了一班戏子的船,内中有个小旦叫琴言。 今年团拜这一天,却好见着他的戏,后来世兄不知怎样认识的,听说在怡园打灯谜时认识的,又赠了一张琴。小侄是个粗人,搭不上这一般的文人。其中怎样熟识,怎样交情,小侄却不晓得。 世兄常往来的那一班公子,伯母也都知道,其中的深情,他们必知,伯母何不问问他们。”颜夫人道:“此时那个琴言呢?”聘才道:“琴言前在怡园学了什么新戏,为华公子赏识了。”说到此处,又半站起来说:“小侄受老伯与老伯母的厚恩,实在感激不尽,知道世兄是为这个小旦害成了这一场大病,荒废诗书,糟蹋身子,所以倒设法怂恿华公子买他。 不料事有凑巧,有个姓奚的,为琴言在那里闹起来,要收拾他们。琴言的师傅害怕,不得主意,小侄因又劝他,于前几日已把琴言送进华公府了。 琴言既进了华府,一时是不能出来的。小倒心中倒觉喜欢,从此世兄倒可以杜绝了这片心,可以作些正经事,不然也为这个小旦所累了。” 颜夫人听了便怒上心来,颇恨子玉不成人,弄这些笑话出来,心上反感激聘才,先与聘才道了谢。 又说道:“你兄弟如今病到这样,看来必是为这个小旦。睡梦中胡言乱语,忽哭忽笑,口口声声只叫玉侬,自然是为那个小旦进了华府的原故。你兄弟虽没出息。 但我跟前就是他一个,设或有些长短,他父亲回来,叫我何颜相对?世兄你是明白能办事,怎么想个方法将他医好才好。” 聘才摇摇头道:“此事甚难,从来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小侄是知道府上规矩的,难道伯父大人肯许他出去闹吗?” 颜夫人道:“不是这么说,我岂肯纵容他出去闹小旦,就算我溺爱,也断不至此。我听云儿说他与小旦见面也只是哭,小孩子不知什么意思,谅来没有别的缘故,或是他们有些缘分也未可知。 我想如今他眠思梦想的,总为着那个小旦。你既在华府里,你可想个法子,叫那小旦出来安慰安慰他,或者就好的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