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_第113章诸人不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诸人不依 (第2/2页)

怡园序》,便作了半日,又修饰了一会,自己送与子云、次贤看了,请他斟酌。次贤道:“妙极了,就使徐、庚复生,也不能涂改一字。”子云道:“是石刻好呢,还是木刻好呢?”

    道翁道:“论长久,自然是石刻。前日见金吉甫相熟的那个季十矮子,刻工尚好,不过价值大些,然此是市井的常理。你莫若找吉甫将他荐来一刻,是极妙的。不是说要刻在含万楼屏风上?却也好看。”

    次贤称善。子云即叫书童找出了八张大宣纸,照着屏风大小裁好了,送到海棠春圃,请道翁亲笔自书,此时春航、南湘场事已毕,子云定了二十八日,请诸名士游园,以辰初毕集。

    是日不设筵宴,恐误了游兴,止于几处备了小酌茶点。凡近水者坐船,离水远者步行,须以一日之内游荆王胡子住了两日回寓,将《图书集成》装了五大车,送进怡园,子云只得收了。

    就放在含万楼上,也就摆满了五间大楼。诸名士于二十八日早上陆续皆到。是日子玉、春航、南湘、仲清、文泽、王恂,共是六位,惟吉甫因感冒未到。园内屈氏父子,与次贤、主人四位,都在含万楼下坐了。

    道翁道:“这个含万楼是本《易经》‘含万物而化光’句摘下,因为园中的主楼,故取此名。

    但就本意是言干道之大,此名似乎不甚相宜,度香以为何如?我见楼上现供着赐书,何不就改为赐书楼,未知可否?”

    子云道:“改得甚妙,就是赐书楼。还要求作一副长联。”道翁道:“老夫改了楼名,那联句请诸名士题罢。”

    子云道:“诸兄自有分题,这第一联还求道翁先生赐题,就是诸弟兄也不肯相僭的。”道翁又让了一会,叫琴仙捧过笔砚来,题了一副长联。诸人见他写出,看是:文苑赐英华,数玉笈金编,正学《十三经》,旁通《廿二子》。

    词场开鼓吹,看笔歌墨舞,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题罢,哈哈大笑道:“老夫拙句不文,诸兄休得见笑。”

    众名士看了,个个首肯心服。子云让大众进了承阴堂,崇墉巍焕,局面堂皇。院子内有座戏台,槐阴布绿,栋宇生辉。

    道翁与诸名士看了那些匾对,说道:“这堂名很好,不用换。东西楹要添副长联,就请静宜大笔罢。”

    次贤道:“这些联额,原是弟当日胡乱写成的。这承阴堂与赐书楼,皆是正屋,还求吾兄老手一题才称,恐我们终是柔筋脆骨,撑不住这个大局面。

    况所添的地方尚多,大约有二十余处,再等我与诸位分拟罢。”道翁道:“不是这么说。我虽与诸位兄台相叙了几次,尚未瞻仰珠玉,今日正可窥豹。若尽要老夫题咏,倒将诸位的锦绣埋没了。”众名士谦道:“此处实不敢妄拟,其余各拟几句呈改。”

    琴仙又捧了笔砚过来,道翁道:“你学了几天字了,我念你写,不要写别字才好,诸兄看看可长进些么?”遂口占一联,琴仙写了,个个的端楷。

    诸名士看是:佳气近蓬莱,欣玉烛时和,金瓯业盛。睛光开阆苑,咏珠帘雨卷,画栋云飞。又集六朝文语,成了一副八言的,也念与琴仙,写出是:风草月松,缘庭绮合。日华云实,旁沼星罗。诸名士惟有痛赞。再看琴仙的字,已是美女簪花,秀润如水,更为欣喜。

    道翁道:“对面戏台,虽有联匾,那块‘太音之和’可以不换,檐前那块是要换的。柱上的七字联,应改八字的,请庚香世兄一题,老夫借观珠玉。”

    子玉尚要推逊,众人挤定了,却也不慌不忙,想了半刻工夫,提起笔来写了,说道:“小侄荒疏,未敢妄作,也集个成语,尚求老先生斧正。”

    道翁与诸名士看时,匾是“画堂秋拍”四字,联句也是集六朝文上的,是:轻扇初开,长眉始画。鸣瑟向赵,吹箫入秦。道翁赞道:“我说庚香世兄定是不凡的,果然,果然!”

    子云及众名士也赞了好。子云就让进内,出了承阴堂,后是牡丹香国,四围短短花墙,围了有两三亩大的一块地。

    内中花石亭台,位置无一不佳,倒像独成一个园林景象。径用小白石砌成,曲曲折折有数十条,护以短栏。

    满园尽是牡丹花,有在石台上的,有在平地上的,高高下下,足有千万朵,开得正盛,五色缤纷,令人目眩意乱。诸名士也赏玩不尽,然到此亦不能不稍为游憩。各寻石径花台,小亭曲槛处,小憩了一会。

    来到正屋,是七间,里面又间着些洞房绮户。再到后一进,长廊缭曲,屈戍横波,却种满芍药花,此时未开。

    道翁道:“这牡丹香国,繁华已极,可改名为宝香堂,后一进题为护香廊。这宝香堂须添一副对子,请湘帆兄罢。”春航要逊,诸人不依,只得遵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