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面_纹面2425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纹面242526 (第9/11页)

长度和雕刻的精美程度而言,我基本判断我已经进入了一所寝陵的地宫。而该地宫的规模应该不小。过去我也现场采访过几个考古现场,这其中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葬。而那些贵族墓葬和眼前的这座寝陵相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即便是我参观过的长陵和定陵的墓道都没有眼前的这一段甬道高大宽阔。从这点推测,我怀疑,这里或许是一座帝王陵墓了。但我却从来没听说过历史上有哪一个帝王级别的人物埋在我们这里过。春秋时期,我们这边是楚国的领地,但楚王王陵只可能位于楚国历史上的那几个都城周围。楚国最早的都城似乎是在湖北秭归,后来又因为同吴国战争的原因迁徙到了宜城,春秋末期、战国早期迁都到了荆州的纪南城就是所谓的郢都。后来因为不断遭到秦国的打击又曾两次迁都,先是安徽太和附近的巨阳,最后是寿春即现在的安徽寿县。所以,我们这里虽然是楚国故地,但绝对不可能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王族陵墓的。

    本地在春秋战国时期拉的上关系的最有名的人物其实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

    申君。因为据地方志记载,最早采掘这座凤凰山锡矿的人,便是春申君了。而且好像春申君历史上也从来没有真正来过这里。毕竟他的封地是在现在的上海那边。

    这座凤凰山锡矿仅仅是他的众多产业当中的一个而已,当时他也仅仅只是安排了他的门客在这边替他监督生产管理施工罢了。

    带着种种疑问,我不知不觉走到了这段甬道的尽头。尽头处,我穿过了一座上圆下方的石头拱门。石头拱门内是一间占地面积足有两三百平米的空旷石室!

    石室的四周同样分布着甬道外面一般从墙壁上突出的石雕灯座。每一个灯座都已经被先期进入的李朝等人点亮了。石室当中能见度良好,空旷石室内的一切一目了然。

    石室的正中央是一座孤零零的长方形白色石台。走近观望了一下,结果发现石台的后面又出现了一处漆黑的大坑,同我进来的地方一样,又有阶梯向下延伸。

    站在继续向下行进的地道口边,我并没有立刻下去,而是转过身观察起了旁边这座位于石室中央的白色石台。整座石台似乎是整体切割而成的一般。通体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颜色雪白,在四周光线的映照下表面产生了一种半透明的状态。我用手抚摸了一下,入手顺滑、冰凉,感觉很舒服,我忍不住多摸了两下。

    摸完,我看了看手心,居然没有一丝灰尘…

    除了正中央的石台以及位于石台后方的地道入口以及从周边石壁伸出的时刻

    灯台外,整座石室居然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四周的石墙上也没有任何壁画或者浮雕之类东西的存在,我不明白这间石室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虽然我不是考古专家,但我却很清楚,古代陵墓是有固定的建筑模式的。作为阴宅,和活着时期的阳宅相对应。陵墓中的房间几乎每一间都是有其专属用途的。而现在这座石室,让人根本就不理解其存在的意义。

    我围这石室转了两圈,没有任何发现后,最终还是再次来到了石台后的地道入口走了下去。

    步下台阶,又是一段甬道,和上面的一模一样。接着还是拐角。拐过角落后,望着和楼上几乎一模一样两侧伸出石制灯台的通道,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加快脚步冲到了通道的尽头,又是一座上圆下方的石头拱门,跨过拱门。

    空旷石室中竖立着的长方形白色石台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立刻来到了石台后方,又一个漆黑的地道入口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不好…这里难道是迷楼?”见到眼前的一切,我大吃一惊!

    所谓“迷楼”是古代的一种极为诡异的建筑模式。一般是在一定区域之内,连续建造数个一模一样的房间和建筑,用通道连接。然后在连接通道内利用视觉差以及地形的高地差造成同样建筑层出不穷的错觉,使进入里面的人在这几个房间和建筑当中无限循环的跑动,最终达到将进入者彻底困死在建筑群内的目的。

    我意识到这点后,立刻转身向来的通道跑了回去。“我只下来了两层,应该还没有陷入无限循环的死结当中,现在立刻退出,应该还来的急…”通道…

    …拐弯…上楼…通道…拐弯…上楼…

    当我步出上一层的阶梯时,白色的长方形石台陡然出现在眼前。

    “这、这怎么可能?我明明清晰的记得,我只下来了两层而已!这样也着了道?”我站在原本应该是坑道底部这一层地道口仔细的观察着突然出现的这间石室的四周情况。此刻的我确认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迷楼的陷阱当中了。

    在这种情况下,向没头苍蝇一样一直转悠下去是极其危险的。所以我努力抑制住了自己慌张的心理,思考起了脱困的方法。

    “冷静下来…碰上迷楼最好的方法是在经过的地方做记号…以确认是否是自己曾经到过的房间。然后在找出不同房间的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寻找出出口。

    “我随即在面前石台和地道口之间的地面用捡来的瑞士军刀刻一个阿拉伯数字的

    “一”以示标记。接着绕过了石台,向前方前进,经过了相同的通道和拐角,又登上一排楼梯后,再次看见了石台,低头一看,地道入口和石台之间的地面空空如也,我跟着在这个入口和石台的地面上又刻上了数字“二”,然后接着前进…

    半个小时后,当我刻到数字“五”时,再前进,进入又一个石室后,我终于看见了地面上我之前刻画的数字“一”!

    “呼…看来一共是五个一模一样的石室了!这一路过来,没有碰到任何人,这说明李朝那些人应该很顺利的通过了这里。他们队伍中有贺强还有唐先生那样的行家带队。我就惨了,得自己想办法破解。一般来说,迷楼当中明显的房间或者是建筑都只是起一个迷惑作用而已。真正的关键在连接这些房间和建筑的通道当中。尤其是楼梯和拐角。五个楼梯和拐角中必然存在高低差和机关设计。”弄清了眼下这片迷楼的石室数量后,我坐在楼梯上,一边喝水一边用军刀打开了一罐在营地当中捡来的午餐rou罐头。手机没电后,我已经不知道准确的时间了。不过我估计从进入坑道到现在,恐怕已经超过了一天时间了。此刻的我是又累又饿,再不吃点东西,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了。

    囫囵吞掉了一罐午餐rou,我终于感觉到肚子里有了充实的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