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好好说说话 (第1/2页)
第154章 好好说说话 肖君点点头:“嗯,我也是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以前许主席曾经说过石市长心气非常之高,我还认为您可能是言过其实了,可如今她的这番作为,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我甚至都有些害怕,她是不是做的太过了,先是在搞了个区域物流中心通道项目,然后又是扩大新区面积,这些工程明显超出了文山市所能承受的体量,如果真能顺利的走上正规,确实文山将来的发展会是无可限量。 但相应的这危险系数也是非常之大,据我所知,文山现在的负债率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随时都有大规模坏账潮爆发的可能,按正常cao作,本应该是尽量缩减支出,把现有摊子巩固下来才是最稳妥的解决办法,没想到她竟然还要扩大项目,又引进了国际金融资本进入文山,这也太过份了吧。” 许智龙摇摇头:“肖总,这你就想错了,从一开始,石亚楠搞了这几个项目,就像你说的那样,本身就超出了文山自有体量所能承受的范围,这点石亚楠自己比谁都清楚,但她还是坚持把项目搞了起来,因为老一套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所耗费的时间太长。 而且也很难取得她预期中的那种效果,这对于想要尽快取得成绩的石亚楠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就必须冒险,把摊子铺大,铺的越大,就越容易出大成果。” 肖君反问道:“那她就不怕这么乱来会出事吗?”许智龙说着:“你能想到的,她早就想到了。 就是因为怕出事她才要引进更多的资本进驻文山,把水搞混,搞的越混,就越容易找下家替她背锅。 毕竟这个世界上,见利不见害的人太多,只要她能把文山现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形势维持下去。 就肯定有人愿意来文山寻找发展的机会,换句话说,热钱就会持续不断的一再投入进来,如此一来,留给她的缓冲时间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她能在危机爆发之前,真的把经济规模给拉动起来。 这样的话以前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会在发展中自动消失掉,而到那个时候,石亚楠也就成功了。” 肖君明白了:“您是说,石亚楠从一开始搞物流区项目的时候就想好了下面的棋该怎么走是吗?”许智龙无奈的点头:“是的,别看我和你说的头头是道。 其实我也是从省委那里得到消息之后,才刚刚想明白她的这套算计。肖总,你我都是自己人,我也不怕和你说说心里话了,我许智龙没佩服过别人。 但如今对这石亚楠,我是真心甘拜下风,以前我只是认为她善于耍弄手腕,精于权谋之道,可现在看来,这女人还真是有着一套发展理念的,而且在审时度势做决断的时候。 她的气魄更是非同一般,说老实话如果我处在她那个位置上,真的很难下这个决心来做这种风险极大的决定。 肖君还是有些不放心:“可她这明明是拿整个文山来做赌注啊,按她这套方式,只要稍有一个cao作不当,文山的将来恐怕是不堪设想的。” 许智龙见她又开始多愁善感,不禁很是不屑:“肖总,这些事不是你该考虑的,石亚楠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有她自已的解决之道,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 在这文山即将到来的大发展前夜,如何布局规划我们的将来。”肖君被他一抢白,只得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顺着许智龙的意思谈下去:“我们之前不是一直在和任原崴的伟业国际在洽淡合作吗,如今文山有了利好的机会,我想任原崴肯定不会放过吧?” 许智龙笑了:“肖总,你这个思路就对了,如果说我们之前和任原崴接触了很多次,但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答复,那现在情况就不同了,石亚楠去香港可是赵治维点名的,现在她折腾出成果来了,省内马上就会有一大批人在盯着这块肥rou。 那任原崴的背后是谁?他能放过这个抢头筹的机会。所以他要进驻文山,和我们合作就是必须的了。” 肖君一听:“这么说,我们下面还是要主动找任原崴洽淡吗?”许智龙头一摇:“不,现在是他想要进驻文山,那就应该是他来找我们,而不是反过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肖君有些疑虑:“我们就这么坐等?这样恐怕也不合适吧,据我所知,任原崴当初一直对和我们合作不置可否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也寻找着别的合作者。现在我们如果过于消极,难免会让别人抢先。” 许智龙反问着她:“你认为在文山有资格和任原崴合作的除了我们,还有谁呢?”肖君脱口而出:“王送?”许智龙点头:“对了,就是他。 不过最近他似乎日子不太好过吧,公安局对他追得很紧!”肖君回答道:“没错,东郊新区动迁工程让市政府给叫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