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送了项链 (第1/2页)
第163章 送了项链 村边的早就被人拔光了,母女俩往远走了走才采够一大把。晓薇开始不太识得,采了几株其它品种的蒿子,被mama给挑出去了,那艾蒿整株发灰白色,异香浓郁,掌握了技巧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回到家里,拿出一部分艾蒿煮水洗脸,其它的晒干了夏天用来熏蚊子。早餐是煮蛋,鸡蛋、鸭蛋、鹅蛋煮了一大锅,足足有二十多个。 小虎吃完后兜里揣了三五个蛋跑出去玩,他先是找小伙伴磕鸡蛋,两个蛋撞在一起,被撞碎的就算输了,虽然碎了的蛋仍是自己的,但输了的仍然苦丧着脸。 村里有片林地,林地长在地势稍有起伏的沙土上。七八个孩子就分工合作,从坡上往下挖沟渠。 沟的大小只要鸡蛋能通过就好,中间有急转弯有岔道,还有树根天然形成的桥梁,还有仔细掏出来的小山洞。 沟渠挖好后开始试运行,几个鸡蛋从上面滚下来,有的冲出了轨道外,有的被震碎了。负责维护的工程师就赶紧进行改造,清除路障,垫平沟底,减小弯道角度。 在小虎玩滚蛋的时候,晓薇跟着mama挂葫芦。先将买来的彩纸裁好,再叠成葫芦状。有单个的,有两个并排的,还有四个一组的。晓薇仔细跟着mama学,却最多只学会了双个的。 叠好的葫芦穿上线,挂在一截杨树嫩枝上,再插到房子各处显眼的地方。用剩下的蒿子也插到房檐、门缝、窗缝等处。 午餐和晚餐仍然是蛋,包括煎鸡蛋,卧鸡蛋,蒸鸡蛋酱,这一天简直吃不完的蛋!相比之下,鸭蛋和鹅蛋并不太好吃。晓薇mama把多余的蛋都放到坛子里腌上了。下午时,晓薇拿了颗鸡蛋和一枚自己亲手做的葫芦给阿东,阿东回赠了她两个rou粽子,是阿东飞去南方买回来的。 晓薇吃得很香,说以前从来没吃过,问这叫什么食物。阿东说喜欢的话过两天再给她拿几个。*** 节日只是短暂的放松,过完了还有大把正经活儿要干。春天里禾苗疯长,草也跟着疯长。没人打理的田地里野草和庄稼一般高,有的地块儿甚至野草更高,要是真的落荒了,庄稼完全长不过野草。所以就需要铲地(锄草),铲一遍不够,一般还要铲二遍地。 甚至三遍地。这个活儿不轻松,往往需要顶着烈日劳作,身体肌rou反复机械运动,干一天会累得人腰酸背痛。 锄地的时候经常有撒撒虫(蝗虫)“撒撒”叫着飞落,有闲心的就将它抓住液在袖口拿回家喂鸡。据说鸡吃了爱生双黄蛋。新开的水田里同样也是需要除草的,不过只能用手拔。水稗草长得快,根扎得深。 在稻田里很显眼也很可恨,除了除草还有施化肥、洒农药、间苗、补苗等。要是哪一样没有做到做好,到了秋天就只能捏着瘪穗儿空悲叹。 某一天村里来了个要饭的,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头儿。晓薇家里的苞米面也不太多,晓薇mama还是装了半撮子放到了那老汉儿的袋子里。 又过了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耍猴的,一群人围着看,那猴子不大,看着挺可怜的。耍猴的还会打拳,打得呼呼生风。 到收钱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掏出些块八角的。这年春天村里闹了鸡瘟,家里的十几只鸡连公带母一下子差不多全死光了。 但幸好人工孵小鸡的技术也传到了村子里,晓薇mama就从村邻那里买了三十只小鸡崽儿。晓薇跟着mama一起去了那家两次。一次是孵蛋初期。 那家里有两个炕,分别是南炕和北炕。北炕上面铺着一只大大的水袋,占了半个炕大小。水袋上面有好几百只鸡蛋,上面还盖着被子。 另一次是半个月后,绝大多数的鸡蛋都变成了毛绒绒的小鸡崽儿,满屋子全是叽叽喳喳的叫声。 也不是所有的蛋都能成功孵出小鸡的,有的天生不是受精卵,那样的叫寡蛋,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可以扔在灶坑里烧着吃掉,味道还可以。有的蛋力较弱,鸡都成形了。 但啄不破壳死在里面了,那样的叫毛蛋,同样可以烧着吃的。几十个小生命来到了晓薇家里,晓薇mama精心呵护着。 先是放在炕上养着以免受凉,吃的是小米儿,喝的是用小盘子和罐头瓶子做的饮水器,水里面还加了防病的药片儿。 又过了几天再放到屋里地上养着,这时鸡已经开始满地乱跑了,留下一地的鸡屎。再过些时日才能放到屋外活动,但晚上时仍然留在外屋地过夜,这时吃的变成了芩麻菜拌苞米面儿。 鸡在外面活动一天了,到了晚上天快见不到亮光时就全都挤到了窗下。晓薇很喜欢这时候抓鸡,此时每只鸡有小孩手掌大小,晓薇拿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