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_第140章稍有些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稍有些踹 (第1/2页)

    第140章 稍有些踹

    所谓土房就是整个墙体都是用泥土拌些麦余子作添料垒起来的,只有在窗子的四周放了少量的红砖。房顶用的原木,再铺上苫房草,上面再覆上泥土,房子就建成了。

    这样的房子不够结实,一般也就能住二三十年,舒适更谈不上,但胜在造价低廉,请些村里的乡亲做工,不用给钱,供顿饭就可以了。

    原材料更是花销少,泥土、茅草、林子里的木头、少量的砖或者干脆不用砖,基本上就齐了。这个村庄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土房,少部分是砖挂面。

    就是只在正前方用了砖的土房,还有几处相比之下气派一些的红砖房,估计不是村集体所在地,就是村里头头脑脑们的家。晓薇家的房子不大,只有一居室的样子。

    房前有一小片空地算是院子,院子的一侧长着一棵老榆树,树杈上蹲着几只鸡,许是晚上就在树上睡的。

    老榆树旁边是个小仓房,是用来堆放些杂物的。院子的另一侧是猪圈,里面养着两只猪。挨着猪圈的是马圈,里面养着一匹马。

    挨着猪圈还有个小窝,窝门口趴着一只土狗。阿东没有在院里子发现厕所。院子的正中间是一口水井,该是叫做“洋井”

    和南方常见的所谓古井不同,北方的井是一根管子埋在地下,地上面主要是个铁制的活塞装置,还有一个稍长些的把手,一压把手。

    就能利用空气压力将水抽取上来,这样抽上来的是浅层地下水,缺点是水里有时含沙子和铁锈,优点是没有任何消毒剂在里面,纯天然。

    至于卫生达不达标也没人管它,反正人们日常多数都是直接喝生水,也没听说谁喝出病来。院子的再前面是个很大的菜园子,菜园子的一角有颗杏树。

    园子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豆角、茄子、黄瓜、葱、辣椒等种类丰富,此时是初夏,植株上有些果实,但都很小,没有长成的样子。

    这里的经济活动不发达,百姓手里没有一分多余的钱财,一日三餐吃的饭菜几乎全都是自己种的,没听说过谁家需要花钱买菜的。

    不多的钱财主要用来购买油、盐、炊具等家里生产不了的必需品。以上这些有的是阿东结合儿时的经历猜测出来的,有些是后来在这个村子里呆久了从村民口中听来的。

    晓薇终于到家了,她站在大门口大声喊了一句“mama”阿东暂时不想让人看见,就隐去了身形,只见屋门打开,有个细瘦的女人来到了大门口,女人身后跟着个瘦猴样的小男孩。

    话说这房子的四周连着菜园子都有土墙围着,院门位于房子的后面,人在大门口只能见到房子的后山墙,其它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阿东的分魂只有升到了高空才能一窥这房子全貌。女人帮着打开大门,见了女儿的样子,就说:“怎么弄得那么脏啊!快进屋换身衣裳。”

    晓薇回过身来张口说“叔叔我到家了…”没看到阿东,就又说“咦,人呢?”女人就问女儿“你在跟谁说话?”

    “一个叔叔。!原来也是这个村的,现在在城里住…”晓薇就把和阿东相识的过程说了下。女人又向远处望了望没见有人。

    就警告说:“不认识的人少搭茬,现在坏人可多。你现在都长大了,要小心。没听说前村马大夫家的大姑娘前段时间都出事儿了。”

    晓薇嘟了嘟嘴表示对mama的叨唠很不满意,打开房门要进去,看了看鞋上泥很多,就拿鞋底在门槛子上卡了卡,把鞋底儿弄干净了才进了屋。后面小男孩儿帮jiejie把自行车也推进了屋。阿东一时无事可做。

    就飘在空中把整个村子转了转。大多户人家都和晓薇家差不多,有的家还没有晓薇家整洁呢,更有的家连院墙都没有,显得破败不堪。

    正值傍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声狗吠,鸡叫马鸣。乍一看去原始又贫穷,仔细体会下,又觉得温馨且充满了生机。

    这个小山村唤醒了他儿时的记忆,这个小女孩儿也让他想起了记忆深处的那一抹倩影。这段时间阿东在别的世界玩得也有些累了,开始向往平凡的生活,就决定不再到处猎艳了,他想先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再说。

    但这里并没有他住的地方,没有宾馆,也没有饭店,除了村集体和村小学之外没有任何公共设施。

    每家的房子都不大,连投宿都不方便。刚才他趁机用分魂去晓薇家里看了看,里面果然空间有限。外间是厨房,里间是卧室。

    卧室里主要是靠窗一面的土炕,炕上铺着草席子,炕的一角叠着几床被子。整个屋子的地面都是“土”没有任何地板砖覆在上面。卧室的墙上用报纸糊住了。

    而厨房的四壁则全都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