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_第176章一是报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一是报恩 (第2/2页)

谈吐不俗,天文地理,帝王将相都能说上三分五分的。于是二人渐渐投缘。

    这家的老婆子看上去慈祥又热情,午间时杀了只鸡,炒了几盘菜款待来客。阿东也不推拒,脱鞋上炕,大大方方地伸筷子就吃,还连连夸大婶手艺好。

    老汉拿出锡壶和两只酒盅儿,阿东于是陪老汉喝了起来,几盅酒喝下肚,两人脸上都有些泛红。

    这酒是村里自酿的苞米酒,度数很高。老汉有些微醉,看阿东也顺眼,就说了很多。老头姓韩,年纪看上去有些老迈,但实际上才刚过六十。

    而且他还是这周边村里的有名气的文化人儿,甚至在镇上、县上都叫得上名号。老头能掐会算,周边村子但有红白喜事儿,需要定姻缘批八字,搬家动土挑时辰,选阳宅,定阴宅啥的都要请他出马。有时还有人驱车好几十里特地来找他算一卦。

    老头聊起五行八卦、周易四柱、奇门循甲、紫微斗数那叫一个滔滔不绝。老头喝多了就开始吹起了牛,说自己早年间还结识过国字号的人物,还前几天他早算出了自己会遇上事儿,什么时辰什么地点,什么少女中男,干命坤造,说得活灵活现的。

    阿东也不戳破他的牛皮,只微笑着表示钦佩,还端起酒盅敬起了酒。老头还没聊完,说起了相面之术。

    聊什么柳庄相术、麻衣神相,说看阿东这面相有些不似当世之人,说得阿东心里一惊。老头又聊起了推背图,说那袁天罡本来是复姓轩辕的…阿东收起了轻视之心,恭恭敬敬地举起了杯向老人家敬酒。

    阿东随后又向老人表示了感谢,他自称是在城里开大公司的,有能力接他一家到大城市去居住。

    大城市生活条件好,医疗条件更不错…老汉摆摆手表示不感兴趣,说自己生活在这里大半辈子了,过很挺好的,不想换地方。

    阿东再要提议,老头竟有些生气了,说自己过得好好的不用他阿东来cao心,谢也谢过了,以后感谢的话休要再提!

    老头最后又以长辈口气教训了阿东几句“我看你和那女娃儿不似亲属。我也不管你们是什么关系,但男人做事要有始有终,最忌始乱终弃!莫要学那吴签,早晚没有好下场!”

    阿东受了训斥丝毫不敢还嘴,低头讪讪地表示一定牢记,也不敢再说其它感谢的话,空间里的十万元也没敢拿出来,又吃了会儿菜,老头开口说道“我听说王家窝棚连着死了三个人,是老爹老娘加小儿子。

    那儿子是个偷鸡摸狗的老光棍儿,是不是你干的?”说完就拿眼盯着阿东。阿东含笑不语,先夹了口菜,然后和老头对视,平静地说道“是我做的。”

    “干得好!那家罪有应得。要不是有人救,那丫头这辈子就毁了。来,干了!”老头语气激烈,对阿东取人性命之事不以为忤,反而赞赏有加,举起酒盅主动敬了阿东一盅。二人边喝边聊,宾主尽欢,直喝到日头西斜方才散席。阿东走后仍不歇心。

    他打听到老头共育有三子二女,都已成家立业。阿东略一接触,发些老头这些子女都不错,要么憨厚稳重,要么头脑伶俐。

    他于是托了别人出面联系这几家人,有能力出来工作的都给在县里安排了工作,有脑子活泛的就撺掇着去经商。几年后这五家就全搬到了县里了,最厉害的三子甚至在省里开了家公司。

    几家的子女在阿东的尽心资助下也都考上了大学,脑子好的上的是名牌大学,最笨的也去念了大专,随后毕了业就都留在了大城市。

    这一大家族算是全迁到了城里,就只有那老汉,无论是阿东还是各子女,谁也说不动。老头儿后来也知道了真相,得知自己子孙能够进城全是阿东在暗中运作后也没说什么,就是自己打死不动窝,打定主意要终老乡野。

    就连要翻盖一下他的老房子,还是三个儿子齐齐跪着恳求,才勉强答应的。韩老头的子孙全进了城,每逢年末,就都开着车衣着光鲜地回村里陪老人家过年,很是热闹非凡。

    年三十儿,拜过先祖神灵之后,韩老头把几个子女全叫到跟前,叮嘱他们:“日子好了但不能忘本,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有多深的道行就沾多大的因果。

    不要贪心不足惹出祸事儿来败了我韩家的名声。”子女们纷纷应是,表示回头再去告诫自家的孩子。

    这些子孙们每年都拿回不少钱来给老头,老头给多少拿多少,他自己几乎不花,全都资助孩子们上学了。老头自己联系了镇上的初中校长,哪个学生有心学习却又家里穷困的。

    他就掏一笔钱过去。阿东得知此事后,每年拿出十万来,通过他大儿子转交给了韩老头。老头于是去了县里联系上了高中的校长…阿东每逢年节都去看望两次,一是为了报恩,二也是想从老人家嘴里了解到更多关于异术的信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