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宫廷艳史_第100章封为济陽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封为济陽王 (第2/2页)

太子一番,始令退去,等得太子去后。

    就有一个宫娥笑对王皇后说道:“太子方才答复皇后的时候,”那个宫娥边说,边指一个绛衣宫女道:“太子似乎说她可取呢!”王皇后听了道:“此人本来贤淑,既是如此,就叫她去伺候太子便了。”说完。

    即命侍中杜辅,液庭令浊贤,将这个绛衣宫女,送至东宫,交与太子。这个绛衣宫女,就是政君。政君既入东宫,好多日不见召幸。有一天,太子偶见这个政君。

    忽着素服,便召她至前,问她何故戴孝。政君跪下奏道:“奴婢因为司马良娣,未曾生育,阳世如果没人戴孝,阴间必甚寂寞。奴婢之举,无非要望司马良娣早日去入天堂的意思。”太子听毕,心里一个高兴,当晚就命她侍寝。

    说也稀奇,太子本有姬妾十几个人,七八年之中,未得一男半女,却与政君一宵同梦,便即一索得男。甘露三年秋季,太zigong内甲观昼堂,忽有呱呱之声,有人报知宣帝。宣帝知己抱孙,当然大悦,赐名为骜。弥月之后。

    即令保姆抱去相见,抚摩儿顶,号为太孙。嗣后常令在侧,一刻不见,就要问及。不料翁孙缘浅,不到两载,宣帝崩逝。太子仰承父意,自己一经继位,便拟立骛为皇太子。

    又因不能先子后母,乃立王政君为后。立后未度一岁,即命骜为太子。其时太子骜尚仅四岁呢。元帝内事既已布置妥贴,遂办外事。首将诸王分遣就国。于是淮阳王钦、楚王嚣、东平王宇,次第启行,各莅封土。只将宣帝少子竟,因未长成,虽封为清河王,仍留都中。当时大司马史高,职居首辅,并无才干。

    他本是告发霍氏有功,渐蒙先帝宠信,当日随班进退,人云亦云,所以看不出他短处,现在独当一面,自然露出马脚来了。元帝登基未久,不便斥退老臣,但把朝廷大事,责成萧望之、周堪二人决断。

    二人又是元帝正副师傅,因此格外信任。望之复荐刘更生为给事中,使与侍中金敞,左右拾遗。

    金敞为金日磾之侄,金安上之子,正直敢谏,有伯父风。更生为前宗正刘德之子,博学能文,曾任谏大夫之职。两人当然不负望之的推荐,多所辅弼。

    惟独史高以外戚显贵,起初尚知自己才不及人,情甘藏拙。后见徒拥虚名,未免相形见绌,又经多数戚友怂恿,渐怀嫌隙起来,可巧宫中有两个宦官,很是用权。一是中书令弘恭,一是仆射石显。

    自从霍氏族诛之后,宣帝恐怕政出权门,特召两阉侍直,使掌奏牍文件。两阉小忠小信,颇得宣帝欢心。尚幸宣帝是位英明之主,虽然任用两阉,犹能制其跋扈。及到元帝手里,英明已经不及乃父,又属新主嗣阼。

    对于旧日近臣,更要重视三分。因此之故,两阉得以蹯踞宫庭,渐渐欺蒙元帝起来,正想联络外援的当口,史高有心结合,自然打成一气,表里为jianian了。石显为人尤其刁猾,时至史高府中,参预谋议。事被萧望之等看破,特向元帝进言,请罢中书宦官,上法古时不近刑人的遗训。

    元帝其时已为两阉所尽,留中不报。望之愤而辞职,元帝居然准奏。因此国事日非,已不似宣帝时代太平。

    这且不在话下,单说元帝因为时常有病,每每深居简出,只在后宫取乐,那时除了王皇后外,要算冯、傅两位婕妤,最为宠幸。傅婕妤系河南温县人氏,早年丧父,母又改嫁。

    傅婕妤当时年幼,流离入都,得侍上官太后,善伺意旨,进为才人,后来辗转赐与元帝。凭她的柔颜丽质,趋承左右,甚得欢心。

    就是宫中女役,因她待下恩多,无不极口称颂,常常饮酒酹地,祝她康剑几年之后,生下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名康,永光三年,封为济阳王,傅婕妤因得进号昭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