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宫廷艳史_第103章盈廷臣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盈廷臣工 (第1/2页)

    第103章 盈廷臣工

    复株累若鞮即封王嫱为阏氏。一切待遇,倒也和去世单于一样,王嫱复生二女,长女为须卜居次,次女为当于居次。又过十余年,王嫡病殁,埋葬之后,她的墓上,草色独青,当时呼为青冢。

    后人因她红粉飘零,远适异域,特为制了一曲,谱入乐府,名叫《昭君怨》,或说王嫱跨马出塞马上自弹琵琶,编成此词。后又不从胡俗,服毒自尽,这都是代她不平,附会其辞,并非事实。

    不佞说她苟且贪生,愿失贞cao,虽是正论,但是一介女流,身处威权之后,除了一死之外,自然只好失节的了。论者略迹原心,未为不可。

    再说元帝自从王嫱出塞之后,虽把毛延寿立时问斩,因为到口馒头,被人生生夺去,恹恹不乐,竟至生起相思病来。后妃等人,赶忙代觅佳丽,投入对症之药。

    岂知元帝见了别个女子,视如粪土,不能去他心头的烦闷。冯昭仪便令内监出去打听王嫱有无姐妹。内监回报,说有一个妹子,名叫小昭君,貌与乃姐一式无二,可惜早嫁济南商人,已成破璧。冯昭仪当下据实奏知元帝。

    元帝一听王嫱尚有胞妹,又是面貌相同,也不管业已嫁人,急令召入宫中,封作婕妤。不料有位冒失的廷臣,名叫蒯通,谏奏道:“世间闺女甚多,皇宫里面,岂可容这再醮民妇?”

    元帝忿然道:“汝为我朝臣子,刘氏上代历史,汝知道否?”蒯通道:“臣知道是知道的,从前王太后固是再醮,这种乱法,不学也好。”

    元帝听了道:“这是朕的家事,汝不必多管!汝把国事办好,也就难为你了。”说完,挥令退去,倒也未曾降罪。石显为见好元帝,便谮奏道:“蒯通此奏,明明污辱王婕妤的身份,应该问斩!”

    元帝准奏。蒯通身首,于是异处,那位小昭君却有两样绝技,胜于乃姐:一桩是出口成章,比较后来的那个曹子建,还要敏捷。一桩是具房中术,有通宵不倦之能。

    这第二桩绝技,便把元帝乐得无可如何,特地建筑一座好合亭,居于未央宫的东北,每日同了小昭君游宴于此。有时也令傅、冯两位昭仪与宴。

    冯昭仪原是媒人,况又知趣,一任元帝与小昭君欢乐,毫不争夕。独有那位傅昭仪,性情狭窄,气量极小,常常打翻醋罐,甚至与小昭君扭成一团。

    有一天,却被元帝亲眼看见,先命左右,设宴好合亭上,自己和小昭君一同坐下,方把傅昭仪召至,裸其体肤,逼令跪在地上,眼看他们行乐。傅昭仪不敢抗旨,只好忍辱遵办。

    跪在地上,还是小事,眼见元帝与小昭君二人,花开并蒂,镜合鸳鸯的当口,可怜她的脸上,忽然红一阵白一阵,一刻一变样子。

    至于傅昭仪是羞愤方始露出这个样儿的呢,还是有所感触情不自禁起来,始有这种面上升火的形象,不佞当日身不在场,不敢妄断。单讲元帝正在特别惩戒这位傅昭仪的当口,就有宫娥前去报知冯昭仪。

    冯昭仪一听元帝做出这样不成体统的事情出来,不觉动了兔死狐悲之感,想来责备小昭君,要她系铃解铃,不可撑足满篷。

    不料走上好合亭去,一见内中如此情状,连她也羞得慌忙退了出来,提笔吟上一首长歌,讽劝元帝。元帝与小昭君见了这诗,一时感动,便把傅昭仪放了起来,后来傅昭仪感激冯昭仪解围之恩,始把心中妒嫉她的酸味,统统取消。

    后由傅昭仪也进一个美女,名唤梅君的,元帝复将好合亭改称四美亭,日夕与傅昭仪、冯昭仪、小昭君、梅君等四人,乐而忘返。

    唐人宫词云:“桃花欲与争颜色,四美亭前月信明”就是咏此,那时她们四人之中,自然是小昭君最美。元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