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一边是别无法 (第2/2页)
上井沿,竟纵身跃了下去,佛见笑的身子直往下坠,所幸坠了没多久,噗咚一声,落在了井底。黑暗中,扬起许多灰尘来,呛得她不住咳嗽。 原来,这是一口枯井。佛见笑也不知自己哪里摔伤了,周身都是痛。可她顾不得那么多,急忙从竹篮里摸出一个火折子吹亮了,方才见到些许亮光。这井像是一个倒置的喇叭,上窄下宽,井底竟是一个十步见方的土室。 她提了篮子,站起身来,忽然感觉右脚如同剜骨一般剧痛,不由“哎哟”叫了一声,又倒了下去。 想必是方才从上面跳下来的时候,扭到了脚踝。佛见笑一手握着火折子,一手揉了揉脚踝。待疼痛稍稍退去,便将竹篮挽在左手臂弯上,手中掌着忽明忽灭的火折子,右手扶着墙重新站立起来,她一瘸一拐地往一个门洞方向走去。 出了门洞,是一条铺满了黄沙的台阶。佛见笑小心翼翼地下了台阶,将身子靠在墙上,右手在虚空中画了一个半圆。 但见火折子光亮所过之处,满目疮痍,俱是散落满地的断砖和石子。这井底的空间,也不知有多大,全无一丝光亮,远处便是茫茫的黑暗,仿佛身坠虚无之中。 传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将王贲率大军围困魏国大梁城,数月不克,王贲遂引鸿沟之水倒灌大梁。 次月,大梁城墙在水中泡坏,秦军攻城,毁坏大梁,从而吞并魏国,直到汉时,因泥沙堆积,魏之大梁已全部掩埋与地下,唯有数十步宽的城垛,依然露在地面之上。汉人在大梁城故址之上,重建汴州。 经一千二百余年,方才于唐末战乱,大堤失修崩塌,才早泥水再次侵吞。如今的东京汴梁,乃是建在战国魏大梁与前唐的汴州之上,而庞太师所用的,便是前唐的汴州。 即使是地下城的人,也极少有人知道,地下城的地下,竟还有一座失落千年的城池!佛见笑只道魏大梁城乃是传说而已,不料却切切实实地存在,她也不过是前几日,伺候在太师身侧,那太师酒醉,无意中与东海公庞琦说起才知道的。由汴州通往大梁,其中一个入口便是勾栏坊后面的那两口枯井。 灯光所到之处,都是一片黄茫茫的。飞舞在空气中的尘土,罩得火折子愈发昏暗了,而就在此时,第一支火折子竟然燃尽了。佛见笑顿时又陷入一片漆黑之中,她急忙又摸出第二个火折子吹亮,这一明一灭之间,当火光重新亮起之时,四周却感觉愈发空旷起来。 “有人吗?”佛见笑心中害怕,连脚步都不敢移动,颤抖着声音对着黑暗叫了一声。不料这声音喊出去,过了许久,竟又回音过来。 那黑暗的虚空之中,来回荡漾着她清脆得像银铃,却又充满了恐惧的声音,连她自己都不由毛骨悚然起来,佛见笑摸着布满了泥沙的墙往前挪动脚步。 她心里又害怕又着急,不由地加快了脚步,可是她心一急,那扭伤的脚踝,越发疼痛起来,痛得她额头上香汗直冒,她所在的地方,像是一条石板大道。 距离她身侧五六步的所在,是一截高出地面不到一寸的墙基,那墙基不过几寸厚,想必是民房的,而脚下的这条大道,一直延伸进黑暗之中,也不知道通向何方。 忽然,佛见笑到了一个岔路口,站在路中间,目力所及之处,皆是残存的墙基和满地的泥沙、断石,她也不知道该去向何处,忖道:“这大梁城的大小,全不亚于东京汴梁。 在这空无一人的废址中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待火源用尽,还寻不到杨家的十姑奶奶,指不定自己也被困死在这里。” 一边想着,一边也是别无他法,一瘸一拐地继续朝前走着。恰在此时,佛见笑手中的火折子又用尽了,她急忙又摸出一个吹亮,她拿着火折子一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