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命退居使馆 (第1/2页)
第195章 命退居使馆 太上皇后更有一种绝技,书画竟与太上皇如出一手,无论何人看了,皆分辨不出,因此,太上皇每有题咏,皆由太上皇后代书。 所有御宝的印泥,亦出特制,名曰红沫,虽经历风霜,也不褪色。又因日常闲暇,无可消遣,特设女供奉官,选择良家女子入宫,视其擅长何技,即令其充任何职。如围棋则有沈姑娘,演史为张氏、宋氏、陈氏。说陆棋经为妙,慧陆妙静,小说为史惠英,队戏为李端娘,影戏为王润卿,更番轮值,略有厌倦,立即更换。所以,太上皇后于德寿宫内,和神仙一般欢乐无尽。 后人也有诗一首,咏供奉女官道:满苑奇花拥至尊,宛书宸翰代天恩。细看御宝新红沫,犹有香生粉指痕。 太上皇娱乐之暇,又喜古书名画,钟鼎彝器,以及一切古玩锦绣之类。常命内侍设肆市廛,搜求各种书画古物,那些内侍奉了旨意,真得了肥缺美差,便在临安的繁盛街市,建了高大的房屋,开张起店铺来。 在店门上,大书德寿宫书画古玩应奉所,那时宋朝南渡,军需浩繁,所以征收租税,极为繁苛,单是人丁税一项,每人也拿到三千五百,旁的捐税,也可想而知了。 那些市侩,想方设法免去捐税,知道德寿宫供奉所有没有捐税的,便去结纳内侍,厚加贿赂,将自己的店铺也挂起德寿宫的字样来。 征收租税的官员,见是上皇的应奉所,如何敢去收取捐税。此风一开,这些店家争先效尤,都和内侍串通,领取德寿宫旗匾,悬挂门阈,临安的街市上面“德寿宫”三字,竟是遍处挂满。 到了后来,连商人运载货物的船只,要想避免捐税,也纳贿内侍,制造了“德寿宫”三字的黄旗,挂在船上,飘荡空际,作为护符。当时竟成了一种风气,无论居民店户,水陆行旅,都要打了德寿宫的旗号,方觉有些威势,不受欺凌。 甚至连临安中载粪的舟船,也挂了德寿宫的黄旗,扬武耀威的,在河中往来,任你是什么大官的坐船,遇见挂了德寿宫旗号的载粪船,也要赶速回避,略一俄延,便说是冲撞了太上皇的应奉船。 立刻竹篙铁锚,一阵乱打,轻则带伤,重则连舟船也要毁去。恰巧这日,御史汪应辰家眷的坐船到来,那船上的水手,是从外路雇了来的,不知回避,掸了一个粪船,那粪船上面,便大嚷大骂起来。 幸亏有个家人一眼瞧见粪船上挂着德寿宫的黄旗,知道不是好惹的,连忙跑出船头,向粪船打招呼道:“我们是御史汪老爷的家眷船。船上水手,都是外路来的,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无心冲撞,请诸位不动怒罢。” 说着,又责备了船家几句,那粪船听说是御史的船,知道是个言官,方才没有十分为难,悻悻而去。汪应辰闻得这事,不觉奋然道:“哪有粪船也称供奉之理,这不比宣和年间的花石纲还要扰民么?” 当即缮了奏疏,次日入陈,大致是说德寿宫应奉所设立过多,jianian徒假借名号,闾阎受累无穷,请即裁撤等语。孝宗览了此奏,面色不豫道:“事关东朝,卿何必如此认真。”汪应辰顿首道:“太上圣德,遐迩称颂! 今为应奉所一事,jianian人从中利用,使民间疑为出自宫闱主张,岂不有累盛德。”孝宗闻言,默然无语,拂袖而退。汪应辰方才上疏,又有右正言袁孚,奏言此内的私酤,乞请禁止。孝宗见了,只是留中不发。 谁知这事已为太上皇所闻,不禁发怒道:“连朕在宫饮酒,也说是私酤,日后还有什么不是私的呢?”当下在孝宗将进御膳之时,以玉壶贮酒一壶,亲手封识,大书“德寿宫私酒”五字,赐于孝宗。 孝宗见了,不胜惊骇!只得拜恩领赐,亲往德寿宫谢罪!又召袁孚面谕道:“太上怒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