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命退居使馆 (第2/2页)
!卿等以后毋再多事。” 当下即调袁孚为户部郎,又恐汪应辰还要论奏,特擢为翰林学士。这也是孝宗委屈事亲,惟恐他们要再论奏,触怒上皇,因此将二人迁调,不使再列台谏,乃是保全言官之意。当日孝宗的事奉上皇,真是无微不至,写书的不过说其大概,也难尽言。 杨万里曾有孝宗承欢两宫诗一首,录在上面,可以看出孝宗的孝意了。长乐宫前望翠华,玉皇来贺太皇家。青天白日仍飞雪,错认东风转柳花。 孝宗因朝政清平国家无事知道立储一事,乃是根本大计,遂下诏立邓王憎为皇太子。愭系故妃郭氏所生。郭妃共生四子,长即太子愭。次名恺。三名惇。四名恪。郭氏未几即逝。 孝宗受了内禅,迫册郭氏为皇后,封愭为邓王。恺为庆王。惇为恭王。恪为邵王,并立贤妃夏氏为继后。夏后袁州宜春人,生时异光满室,数日不散。及长,姿色美丽,聪颖绝伦。 其父夏协,知其非常女可比,遂将她纳入宫中,初为吴后合中侍御。郭妃去世,吴后乃以夏氏赐孝宗,至是册为继后。太子章妃钱氏,乃参政钱端礼女。 端礼自恃身为贵戚,久有入相的希望。孝宗因宰执虚位,亦拟以端礼为相。侍御史唐尧封上言:“端礼帝戚,不宜再予政柄。”疏上,迁尧封为太常少卿。朝论大哗。吏部侍郎陈俊卿,奏称:“本朝从无以帝戚为宰相的。愿陛下谨守家法,无改祖制。” 端礼阴怀怨恨!出俊卿知建宁府,遂亦上疏,请避嫌疑。孝宗乃罢端礼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使。端礼无法挽回,只得怏怏而去。 端礼既罢,以洪适为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适自中书舍人,半年中四遭迁擢,骤登相位。廷臣又议论纷纷。适亦毫无建树,不安于位。 干道二年春季,因霖雨不休引咎免职,乃以参政叶颙为左仆射,魏杞为右仆射,蒋芾参知政事,陈俊卿同知枢密院事。当时号称得人。未几,宁远节度使杨存中病卒,存中出入宿卫四十年,大小二百战,未尚大遭败衄,人亦称为中兴名将。 讣闻于朝,孝宗甚为震悼!赐谥武恭。到了次年三月,秀王妃张氏卒。孝宗因秀王早逝,此时张氏又复去世,念切本生,不胜哀悼!成服后苑。 谁知过了两月,太傅四川宣抚使、新安王吴璘复卒。遣疏到来,请孝宗毋弃四川,毋轻出兵。孝宗因懿戚沦亡,老成凋谢,哀痛逾恒!遂追赠吴璘为太师,加封信王,那知刚才震悼名将,悲哀生母,接连着皇后夏氏驾崩,皇太子愭亦卒。 孝宗此时,真是哀上加哀,痛中增痛,只得追谥夏后为恭安皇后,太子愭为庄文太子。其时叶颙、魏杞罢职。 蒋芾以母丧去位,改任陈俊卿、虞允文为左右仆射。允文请遣使如金,以陵寝为请。俊卿道:“使节不宜轻遣,倘请而不允,反至辱国。” 孝宗方信任允文,因罢俊卿相位,出判福州,以起居郎范成大,为金国祈请使,求陵寝地,及改定受书礼。先是绍兴年间,和议既成。 金使宋,捧着升殿,宋帝降榻受书,转授内侍。孝宗初年,陈康伯为相,金使到来,即令馆伴使赍书以进。到了汤思退手里,又还复绍兴年间的礼节。孝宗很觉追悔! 故命范成大申请。成大恐为金国臣僚所知,必有谏阻,事更难成,遂暗草章疏,密藏于袖,入谒金主之时,先呈国书,词意慷慨。金国君臣。 正倾听间,成大忽奏道:“两国既为叔侄,受书礼尚未合。外臣有章疏渎陈。”言时,从袖内出疏,搢笏以献。 金主雍诧愕道:“此岂献书之处么?”掷疏不受,成大拾疏再进,毫不动容。金太子允恭,侍立于侧,启奏道:“宋使无礼,应即斩首。”金主不从,命退居使馆,过了一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