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202章设立国用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2章设立国用司 (第1/2页)

    第202章 设立国用司

    其时京镗已死,何淡、刘德秀、胡弦三人,也失了侂胄的欢心,相继免职。侂胄也自悔党禁,意欲从宽。从官张孝伯、陈景思等,也劝侂胄勿为己甚。

    遂复还赵汝愚、留正、周必大、朱熹等官阶。适值议立继后,后宫里面,惟杨贵妃与曹美人最得宁宗宠爱,二人皆有册立为后的希望。杨贵妃涉猎诗书,性情更是机警。曹美人为人柔顺,性情与杨贵妃不同。

    韩侂胄的四位夫人,时常出入宫禁,与杨、曹二人并起并坐,杨妃心内不悦!未免现于词色。曹美人恰毫无芥蒂,甚为和气。四位夫人,告知侂胄。宁宗与辅臣计议立后之事,侂胄因劝宁宗册立曹氏。

    杨妃早已探听明白,便与曹美人说道:“闻得皇上欲立中宫,谅来不外你我二人,何不各自设下酒筵,请皇上临幸,借卜圣意。”曹美人深以为然。

    但是设筵须分先后,杨妃愿让曹美人居先,自己落后,曹美人不知是计,欣然答应。便择定了一个日期,曹美人先请宁宗饮酒,等到日旰,车驾方才到来,曹美人接了圣驾,请宁宗上坐,设下酒筵,相陪同饮。哪知酒方两巡。

    忽报杨贵妃娘娘到来,曹美人只得起座迎接,请她同饮,杨妃却向宁宗说道:“陛下一视同仁,此处已蒙赏光,应到妾那边去了!宁宗闻言。

    即欲起身,曹美人忙挽留再饮几杯,杨妃道:“皇上到妾处一转,仍可再来同饮的,何必急在一时呢?”宁宗也连声说是,遂携了杨妃,一同到了宫内。

    杨妃殷勤劝酒,放出了媚态,笼络宁宗,此时的宁宗,眼中瞧着花容,手中挑着金杯,口中尝着佳味,耳中听着软语,十分兴头,开怀畅饮。

    杨妃等到宁宗酒已沉酣,玉山欲颓之际,便投入怀中,请求立为继后。宁宗心已着迷,绝不思索,口内连连答应。

    杨妃陈上御笔,宁宗醉眼蒙眬的写道:“贵妃杨氏,可立为皇后。”杨氏接过,又请宁宗照样再写一张,方才叩首谢恩!

    一面将御旨交于内侍,命他连夜发出。一面扶持宁宗,宽衣解带,入帐安寝。到了次日,百官入朝,便有一位贵戚,登殿宣旨,立杨氏为皇后。这位贵戚,并非别人,乃是杨妃之兄,名唤杨次山。

    其实不是嫡亲的兄妹,不过籍贯相同,杨妃便与他认为兄妹。这杨妃的出身,极为寒微,与母亲张氏,同为德寿宫歌女。杨妃天性聪明,无论什么歌曲,按谱能唱,又生成一种娇喉,宛转可听。

    更兼身材楚楚,玉貌亭亭,后宫妇女,无人能及。其母张氏,因年老归家,留杨妃在宫,侍候吴太后,趋承左右,深得太后的欢心,因此赐于宁宗。宁宗自然大加宠爱,封为婕妤。未几。

    即晋封贵妃,此时与曹美人争夺中宫,随机更变,他只得俯首无言,任凭百官,预备仪节,册立皇后了。杨后非但容颜娟丽。

    而且精擅翰墨,工于吟咏,尝作宫词五十首,词意清新,笔致芊绵,今录其两首。看了,也就知道她的才华了。其宫词道:小小宫娥近水居,雕楣绣额映清渠,忽然携伴凭低槛,好似双莲出水初。

    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棚头宣入红妆队,春在金樽已十分。杨后又有妹,名叫杨娃,生得花容月貌,清才隽思,亦入宫中,承侍翰墨。宁宗为人,不甚聪慧,且讷于言,每有金国使臣入见,一切御旨,皆用内侍代答。惟天性喜爱书画,更喜吟诗填词。

    杨娃既善吟咏,书法又与宁宗相似,因此特为宠幸。宁宗尝因看杏花,谱成《浣溪沙》词一阕道:花似醺容上玉肌,方论时事却嫔妃,芳阴人醉漏声迟。珠箔半钩风乍暖,雕梁新语燕初飞,斜阳犹送水晶卮。宁宗谱了这词,即命杨娃代写,竟与宸翰逼真,毫无分别。

    宁宗大喜!深为赞扬!又因她刚才入宫,书法虽与自己相似,未知才华究竟如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