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202章设立国用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2章设立国用司 (第2/2页)

竟欲试她一试。恰巧侍诏马远,进献《松院鸣琴图》一幅,着色桂花纨扇一柄。宁宗看了,便命杨娃题咏。杨娃奉旨。

    即于御前挥毫,于《松院鸣琴图》上题词一阕道: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yin。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

    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宁宗瞧着,已是十分欢喜!再看她不假思索,又将纨扇题好。未知题得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却说杨娃题了《松院鸣琴图》,宁宗已是赞不绝口。杨娃有心要显才华,又取过马远所画桂花纨扇,不借思索,顷刻挥成,陈于御前。宁宗看时,乃是题的七绝一首,其诗道: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出新黄。

    清芬一派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宁宗看了,不胜惊喜道:“有此捷才,虽男子中亦不多见。况出巾帼么?”从此愈加宠爱。

    凡有御批及颁赐贵戚近臣的诗词,都由杨娃代笔,所以杨娃的势力,日盛一日。后宫里因她是杨后之妹,皆称为杨妹子。

    竟恃宠擅权,交通外官,干预朝政。杨后本是寒贱出身,一旦继位中宫,内有其妹相助,外面又有杨次山、史弥远等。表里为jianian,作威作福,势倾朝野。连韩侂胄这样的骄横,也不敢不低首下心,奉承杨后。相传杨后与史弥远有私通情事。

    弥远因有武三思之宠,竭力帮助杨后,所以后来奉了杨后之命,诛除韩侂胄,便是这个原因。事虽不见正史,但宋人杨升庵《宝庆诗》,有“夜驾老蟾嫔月母”之句。

    又有人作乐府《咏云》道“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阴。”都是讥刺杨后与史弥远私通的。

    可见这事,并非虚伪哩。宫中之事,暂按不表。单说宁宗自册后礼成,群臣一齐加秩。韩侂胄进位太师。谢深甫力求罢政,乃进陈自强为右丞相,许及之知枢密院事。

    这陈自强性情贪婪,惟钱是好,看着金银差不多和性命一般,执政以后,四方致书,必要厚加馈献。倘若没有馈献,便不启封发书。

    又暗令子弟门客,交通货贿,卖官鬻爵,仕途中欲求升调,皆须讲定价目,方才迁宫,那一次临安大火,自强所有金帛,一齐焚毁。韩侂胄首先助以万缗。

    群臣见侂胄相助,便大家出资馈赠,竟得六十万缗,比到原有的金帛,反而加倍。自强感激侂胄,尝对人说道:“我只有一死,以报师王。”所以与僚臣谈及侂胄,必称为恩主、恩父。

    他本是侂胄的蒙师,竟称学生为主为父,也是千古奇闻了。侂胄有个堂吏,名唤史达祖,一切往来文件,均由他执掌,权力甚大。自强称之为兄。苏师旦慧黠能言,深为侂胄所喜爱!

    自强称之为叔。其无耻也可想而知了。朝中用了这样的宰相,时局已是不可闻问了。偏那韩侂胄,位及人臣,还不知足。闻得金主璟昏庸无道,外有鞑靼寇边,内有宠妃幸臣弄权,以致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便想乘此机会恢复中原,建立盖世的功劳,伸张自己的权力。

    苏师旦又从旁一力撺掇,遂决意与金启衅,便聚财募兵,出封桩库的金银,待赏功臣。市战马,造战舰,增襄阳驻军,设澉浦水军。

    安丰守臣厉仲方,逆知侂胄之意,上疏说是淮北守臣,尽原来归。浙东安抚使辛弃疾,进言金国必亡,愿嘱元老大臣,备兵应变。恰值郑友龙使金南回,极言金国困弱,可以速取。韩侂胄了这话,好不欢喜!

    遂追崇韩世忠、岳飞以励将士。孝宗时,已追封韩世忠为蕲王,岳飞仅谥为武穆,未曾加封。

    侂胄请宁宗封为鄂王,又夺秦桧官爵,改谥为缪丑,当下欲命许及之守金陵。及之只知阿附谄谀,忽然要出守要塞,早已吓得冷汗直淋,只得再三辞谢。侂胄不禁恼怒起来,立即勒令致仕。自强又想出一条发财的妙计,请遵孝宗朝故事,设立国用司,考核财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