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吆喝工役 (第2/2页)
入,径达寝殿,以钱管掘开寝门。 即见白玉棺,置于正中,众人捩其枢纽,棺盖自启,以怀珍父骨,易出理宗之骨,其余玉匣珠襦,以及殉葬的珍物,分毫不动,仍由怀珍负骨而出,掩闭其关,塞其隧道,土色不痕,仍复如故。 又至高孝诸陵,以林景曦筐中之骨,一一易置,最后又及后妃陵中,骨已用罄,乃分道往各处无主孤墓中,搜取人骨,不论贵贱不拘长短,七手八脚,尽将南宋帝后骨殖换出,遂斫文木为椟,纫黄绢为囊,各署陵名于外,共得帝后之骨二十四具,葬之兰亭山下,瘗葬既毕,乃市羊豕,具牲醴,由唐珏作文祭告,林景曦吟诗凭吊。 朱叟对众人说道:““瘗处若无标识,将来无人能知其地了。”林景曦道:“此言甚是,我意标志不须他物,宋故宫中冬青树极多,每瘗一处,即移取冬青一株,植于其上,他日有继我等之志者,冬青树即可以作为宋君的墓志。” 众人皆以为然。唐珏首先移冬青,种植且吟诗道:一杯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只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众人亦各移一株,植于所瘗土堆之上,人多手众,不止片刻,二十四株冬青树已整整齐齐载植好了,又哭奠一番,再拜辞别而散。散时相约,各秘其事,除与事之人以外,更无知者。 其时在元世祖至元戊寅岁,十二月初八日。至今屃湖之滨,狮山之侧,冬青树植立于上,有茔址隐约可辨,共计二十四处,世人因号之为二十四堆,即南宋诸帝后埋骨处也。后人有诗吊之道:屃湖湖水明如镜,照出兴亡事可哀! 二十四堆春草绿,钱塘风雨翠华来。话说卢世荣、咬住,一路前来,浙江行省平章哈马黎与江南浮屠总教杨琏真珈,已闻报侍郎卢世荣、内侍咬住奉命伐陵。哈马黎同杨琏真珈连忙出郭迎接,排了香案,宣过圣旨,飞马报往绍兴,命官吏预备伐陵。 知府刘含芬乃是汉人,闻了飞报,暗暗啜泣,却又不敢逆旨,只得会同会稽、山阴、萧山三县知县,承办差事,备齐车马,董率役丁在陵所只候。 卢世荣、咬住同了杨琏真珈,鸣锣喝道而来。先至宋理宗陵寝,在左近略略巡视,下令人役于动手之时。 对于金宝不得损伤,亦不准隐匿,违者以逆旨论,立斩不贷。人役奉令,一声呐喊,耰锄齐举,但见云愁雾惨,日黯见凄,天地为之失色,草木为之饮泣。林中鸟雀,闻斧声而惊飞。山内狐兔,见锄影而逃窜。鸾凤文石,成为碎屑。 螭龙丰碑,悉卧沙土。一层层掘将进去,将珠玉金宝,尽行辈出,由内侍咬住逐一检点,报明侍郎卢世荣,执笔注册。工役们掘至里面,见石门紧掩,不懂启闭机关,任你如何用力,也不能开。其时督视工役的,乃是西僧杨琏真珈,见石门坚不可开。 即命取过铁锤,用力攻击,只听一声响亮,如天崩地塌一般,两扇石门直倒下来,将工役压毙三十余人。杨琏真珈幸亏逃走得快,方才没有被石门压着,保全了性命。不禁勃然大怒起来。 吩咐工役,从速将地上压死的尸首搬将开去,恨恨说道:“俺因为是帝皇的陵寝,不忍过于毁坏。谁知死鬼无知,胆敢将石门来压俺。俺命在天,岂是死鬼所能捉弄的?俺如今倒要施点手段,使他的骨殖万劫不得超升,以报此仇了。” 未知杨琏真珈又要施行什么手段,且听下回分解。***话说杨琏真珈见石门倒下,压死工役,自己亦几乎废命。 他不怪自己做事鲁莽,反迁怒理宗,说是死鬼恨他掘陵,故在暗中捉弄,使石门倒下,惊吓在事之人。因此拿定主意,要在枯骨上报复这一惊之仇。当时也不言明,吆喝工役,直入寝殿里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