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64章上疏切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上疏切谏 (第2/2页)

此惧怕。”诺尔布笑道:“众位不知,这狮子乃是百兽之王,看它躯干虽小,发起威来很是厉害。

    譬如人王帝主,端拱在上,臣子见了他,没有不伏地泥首、惶惧战栗的。所以百兽见了狮子,也和人臣见了皇帝一般,任是如何勇将猛帅,天威咫尺,也要诚惶诚恐,不敢仰视了。”诺尔布在那里讲话,那声音好似黄莺百啭一般。

    清脆异常。世祖坐在殿中,众后妃来时,他早已看得清楚,见有诺尔布在内,已是心内跳动不已,现在又听得她的娇喉在那里议论百兽,如何还按捺得住?便抬头向万岁山洞府凝视了片刻。

    忽然计上心来,立刻命皇太子真金:“陪着诸王饮宴,朕因精神疲倦,意去休息。”皇太子真金遵奉谕旨,自与诸王饮酒。世祖出席,屏退侍从,只带了个内监李邦宁,竟向万岁山洞中而去。这李邦宁原是故宋的小黄门,帝显入燕,邦宁相随偕行。

    世祖见他聪明机警,命给侍内庭,并令习国书及诸番语,邦宁略一学习,遂即通晓,且侍候左右,能够先意承顺,因此世祖深加信任,当下命他随至万岁山洞府里面,轻轻地吩咐他一番,邦宁连称遵旨,遂即出洞而去。

    世祖独自在内守候,不上片刻,邦宁已同了诺尔布袅袅婷婷地走入洞内。见过世祖,命她在膝前坐下,诺尔布含羞带愧地挨身而坐。邦宁此时即便退出,自去预备盥具等物。

    停了半日,方才听得世祖在内传呼,邦宁忙将手巾盥具献上,只见诺尔布衣襟散乱,云鬓蓬松,含着一脸春色,待世祖净过了手,也将衣襟整理停妥,云鬓过加熨帖。

    世祖仍令邦宁引退她前去,临行之时,世祖嘱咐道:“朕明日仍在此候卿,当令邦宁前来宣召,卿勿爽约。”

    诺尔布连连点首,随定邦宁出了石洞,自去找寻众妃去了。从此世祖同诺尔布,便把这万岁山的洞府作为阳台,每日偷偷地在那里相会,除了内监李邦宁以外,竟无一人得知。

    未几,皇后因病薨逝,世祖遂下旨,纳诺尔布为后,承继前后守正宫。这位诺尔布皇后,虽也聪明机警,与前后相同,但贤淑之性,温厚之德,相去甚远。

    又值世祖年老倦勤,诺尔布皇后遂乘机干预朝政,廷臣均不得面见世祖,只得向皇后奏事。所以皇后的权柄愈重,气焰益张了。世祖每日除了临幸妃嫔,饮酒取乐以外,便与西僧谈论释典。

    对于帝师八思巴,备极尊崇,世祖且向帝师座下膜拜顶礼,皈依受戒。因此八思巴的气焰高过人主。

    看官,元世祖也是个不可一世的雄主,为何对于佛教这样的尊信呢?原来世祖灭宋之后,尝向太保刘秉忠问道:“朕起沙漠,奄有中夏,海外诸国,莫不臣服,可谓千载一时了。不知朕的国运,千载后谁为继者?太保占未来之事,若合符节,朕所深知,可无隐讳。”

    秉忠对道:“自古龙漦乌火,洛龟无书。纳甲飞符,河图无法。又况鸟鹊知来而不知往。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天运国佑,安可预知?然据臣推测,以属西方之人。”

    世祖听了这一席话,暗中想道:“现惟帝师八思巴乃是西方之人,朕虽不能逆命于天挽回气运,但使天下极其祟奉,生列上公,死葬王礼,殁后更立一人,定为家法,或可以暗损西人之福。”

    主意既定,即下诏以八思巴为推诚翊运保戴大国师,官上柱国,班宰相上,朝臣凡一品以下,莫与抗礼,世职罔替。其桑门满利班只授大司徒,嗣古妙高为枢密副使,弟子等概授五品职衔。

    旨意下来,满朝文武,皆为愕然。于是翰林承旨李迪、左庶子赞善大夫王晏,上疏切谏,其大略道:朝廷名器,不可妄借于缁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