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176章每卻立一奇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每卻立一奇功 (第1/2页)

    第176章 每卻立一奇功

    拂土视之,面色如生。太上皇扶尸大恸,亲去揭视。见玉体胁下有刀痕,忙命高力士备玉棺收殓。

    太上皇自制诔文,用妃子礼改葬在东陵,那兴庆宫外,便是勤政楼。太上皇于黄昏月上时,便登楼远望,见烟月苍茫,凄凉满眼,便信口歌道:“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歌罢,远远地听得宫墙外有人和着唱《宫中行乐词》。太上皇心中大感动,问高力士道:“此得非梨园旧人乎?明日为我访来。”明日,高力士依声寻去。

    果是梨园子弟。高力士又在民间寻得昔日杨贵妃的侍女名红桃的,太上皇命红桃唱《凉州词》。这词儿昔日杨贵妃亲制的,太上皇又亲自吹着玉笛,依声和之。红桃唱罢,不觉相视而泣。

    红桃说:“昔日娘娘在华清宫中,常唱此曲。”太上皇便携着红桃,重幸华清官。见宫中嫔御,都非旧人。太上皇至望京楼下,传张野狐在楼上奏《雨霖铃》曲。此曲原是太上皇西幸至斜谷口时,遇雨旬日。

    在栈道上隔山闻雨打铃声相应,太上皇因想念妃子,便采其声,制成此曲。今张野狐在楼上奏此曲,未及半,太上皇已涕不可仰,左右也十分感伤。高力士命罢奏,劝上皇回宫。上皇见宫院荒凉,也无可留恋,便回兴庆宫来。

    在宫门口,又遇到昔日新丰女伶,名谢阿蛮的。这谢阿蛮瘦削腰肢,善舞《凌波曲》,容貌也长得美丽,旧时养在宫中,杨贵妃认做养女,十分得宠,此时重与太上皇相见。

    但形容已憔悴消瘦得可怜。太上皇带她回宫去,召旧日乐工奏《凌波曲》,令阿蛮再舞。可怜她腰肢已生硬了,又因病后无力,才转得几个身,便又晕倒在地。太上皇亲自去扶她起来,想起贵妃在日那种酣歌醉舞的情景,有如隔世,不禁相看落下泪来。

    阿蛮又从她纤瘦的臂上脱下一双金粟装臂环,呈与太上皇。说:“此环是娘娘在日赐与婢子的。”太上皇见了金环,又禁不住哽咽着说道:“此环是我祖太帝,破高丽时,获得二宝:一名紫金带。

    一是金粟装臂环。当时岐王献《龙池篇》一文,朕即以金带赐之。后贵妃进宫,又以此臂环赐贵妃。数年后高丽国王知此二宝已归朕处,便遣使臣上书求赐还二宝。因高丽国失此二宝,国中风雨不调,人民灾病。

    朕即还以紫金带一事,此臂环则以妃子所爱,不还。汝今既得此,当宝爱之。朕今再见此物,回想当年妃子丰隆玉臂,几经把握,不觉令人悲从中来!”

    高力士在一旁,见太上皇悲不能已,便以回视阿蛮,令退,扶太上皇回宫安息去。太上皇怜阿蛮病弱,便传谕给医药钱五百两,放回家中调养。

    过了几天,高力士又觅得老伶工贺怀智进见。太上皇问:“可有妃子旧事足使回忆?”贺怀智奏称:“臣忆得上皇夏日,与亲王在勤政楼下棋,传臣至座前独弹琵琶。

    此时杨娘娘手抱康国煱立案旁观局,上皇数枰子将输,娘娘即放煱子落棋盘上乱之,使不分胜败。上皇拍手笑乐。风吹娘娘围巾,落于臣头颈上,缠绕久之,始落地。臣归家,觉满屋香气,发于头巾,臣即藏巾于锦囊,此香味至今不散。”太上皇问:“锦囊何在?”

    贺怀智即从腰间卸上锦囊,呈与上皇。上皇发囊,便觉奇香扑鼻。便叹道:“此妃子生前爱用之瑞龙脑香。

    妃子每入华清池浴时,必以此香洒于玉莲朵上而坐之,一再洗濯,香气不散。况此丝织润腻之物,宜其经久不散也。”

    太上皇在宫中所遇皆伤心事,所说皆伤心话,从此神情郁郁,常绕室闲步,口中微吟道:“刻木牵丝作老翁,雉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世中!”

    高力士见太上皇哀伤入骨,怕有大患,那勤政楼有一飞桥,桥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