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178章焚杀人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焚杀人民 (第1/2页)

    第178章 焚杀人民

    且为我寄语太上皇,亦不久于人世,幸当自爱,勿自苦也。”杨道士听毕,再拜叩首而出。急睁眼看时,身在净室,摸怀袖中,得断钗半盒,便去献与上皇。又把玉妃传言,说个备细。上皇悲道:“朕此生竟无与妃子一面之缘乎!”

    杨道士即奏:“臣尚有小技,可使陛下慰情。”便向高力士索黄绢一轴,自出袖中笔墨,诵咒呵气,仿佛画一女人像形,如羽士画符,只略是人形而已。次日,请上皇斋戒沐浴,入净室,对黄绢坐定,凝神一志,默想平日妃子形态,三日夜不休。

    杨道士灭烛,请上皇再向黄绢详视,乃真贵妃面貌也。上皇连呼妃子,不觉大喜。杨道士奏称:“尚未也,便请备五色帐,设坛室中,虔诚供养。”

    又另觅十五六岁聪慧端正的女儿,共二十四人,在室中曼声唱子建《步虚词》。杨道士也在室中禹步诵咒,连焚符篆,又吸烟直呵像上,又命二十四女儿,一一如法向像上呵烟。至黄昏人定时,杨道士与二十四女儿一齐退出,请上皇秉烛独进帐中去。

    上皇手中所执之烛,是杨道士用五色石名衡遥者研成细末,与诸药相和,制成一烛,外画五色花,称做还形烛。上皇执还形烛,进帐见杨贵妃,宛然睡在帐中。

    上皇低声呼之,贵妃以手拭泪道:“陛下以天下之主,尚不能庇一弱女子,有何面目再相见乎?沉香亭下七夕之誓,陛下岂忘之乎?”上皇听贵妃声声悲咽,亦不觉凄然泪下,便再三抚慰。说:“马嵬之变,是出于不料。”

    两人唧唧哝哝,曲尽绸缪。贵妃又脱臂上玉环,为上皇纳臂上,正怜爱时,忽听晨鸡远唱,杨道士推门入内,高声奏称:“天晓宜别矣!”枕上贵妃忽已不见,上皇亦如梦初醒。急起身出帐,见臂上玉环宛然。

    从此上皇心大彻悟,移居大内甘露殿,习避谷练气之法。张皇后进樱桃蔗浆,上皇不食,终日只玩一紫玉笛,闲吹数声,便有双鹤飞下庭心,徘徊不去。

    一日,上皇对侍儿宫爱说道:“吾奉上帝之命,为元始孔升真人,此去可会妃子矣!”便命扶入帐中,首才着枕,便已崩矣。一时肃宗皇帝与张皇后齐来哭临,就中只谢阿蛮哭之最哀。玄宗一生多情,宠爱杨妃,艳传千古。

    后有诗人白香山,制《长恨歌》一首,历叙玄宗与贵妃一生事迹,传诵人口,那歌辞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渡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转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装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姐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合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